去年,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上映,引起了很大轟動。不少人通過這部電影,認識了牙叔,知道了皇后樂隊,也用搖滾樂的方式征服了當下的年輕人。影片最後,牙叔身着那件標誌性的白色背心走上臺前,一首《Bohemian Rhapsody》將此次演出帶入了高潮。這是皇后樂隊整個音樂生涯中,無可替代的一次現場。很多人大概不知道,1985年那場規模盛大、力量非凡的LIVE AID,也成爲了衆多樂迷心中無法比擬的“最震撼搖滾現場”。
1985年7月13日,LIVE AID“拯救生命”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時舉行,這是一場橫跨多地區,偉大的慈善搖滾音樂演唱會。旨在爲發生在埃塞俄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演出持續了16個小時,並在全球140多個國家直播,總共吸引了近15億觀衆,募集了8000萬美元的款項。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滾君就在想,LIVE AID的陣容和意義,在搖滾音樂史上當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系列。沒想到,我們將有幸見證2020版本的LIVE AID。日前,Lady Gaga攜手WHO(世界衛生組織)、Global Citizen(全球公民)聯手打造一場主題爲“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的世界演唱會。
滾君看到這一消息時尤爲震驚。首先這是一場陣容非常強大的演出。其次,各國巨星雲集的“雲演出”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最後,看到“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這個主題,在當下新冠病毒肆意蔓延,全球危難的情況下,意義非凡。此次演出募集所得款項將用於爲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防護設備,並鼓勵世界各地人士採取有意義的抗疫行動,倡導大家居家隔離爲抗疫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Lady Gaga聯繫到了中國、意大利、尼日利亞、印度、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國的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歌手、演員、運動員,來爲此次世界慈善演唱會助力。並且將在4.18日全球直播,演出將由美國著名脫口秀支持人吉米·法倫(Jimmy Fallon)、 吉米·坎摩爾(Jimmy Kimmel)和史蒂芬·科拜爾(Stephen Colbert)一同主持。屆時,到場的嘉賓有Paul McCartney,Billie Joe Armstrong、Chris Martin、Stevie Wonder、Billie Eilish、Lizzo、郎朗、David Beckham、Elton John、John Legend ...老炮Paul McCartney大家都不陌生,當年披頭士的核心成員,搖滾活化石。35年前的LIVE AID的現場,Paul McCartney的一首《Let it be》,35年後爲了共同的初衷,他又來了。
同樣參加過35年前LIVE AID現場的還有Elton John。
綠日樂隊的主唱Billie Joe Armstrong。
酷玩樂隊主唱Chris Martin。


美國歌手Stevie Wonder。
去年殺出重圍的樂壇最強黑馬Billie Eilish。
中國的郎朗
看到陣容,滾君激動不已!立馬就想到了,1985年那場拯救生命的演出“LIVE AID”。簡直就是有生之年之列!也有不少樂迷朋友們表示這簡直就是當代的:LIVE AID2.0。”


不管是演出動機還是陣容,無疑又創造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猶記得,35年前,那也是一個灰暗的時刻,長期的戰亂和乾旱使得非洲遭遇百年一遇的大饑荒,很多地區陷入水深火熱中。

大概是遠方的哭聲將世界割裂開來,很少有人關注到非洲的難民。

這個時候,一些音樂人起了帶頭作用,搖滾樂手鮑勃.吉爾多夫發行了單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並將唱片的銷售款全部募捐,試圖喚醒社會對非洲難民的關注。

隨後邁克爾傑克遜和萊昂納爾·裏奇以及美國45位歌手聯合演唱了歌曲《We Are The World》。

雖然這首單曲募集了不少善款,但與此同時災情也在非洲擴散開來。

於是就有了那場拯救生命的“LIVE AID”慈善演出。


“LIVE AID”的組織者,鮑勃·爾吉多夫曾說:

“這不是一次流行音樂會,也不是一次電視演出,而是對人的拯救。”

這場演出聚集了當時頗有影響力的數百位搖滾明星們,有鮑勃·迪倫、保羅·麥卡特尼、大衛·鮑伊、布魯斯·斯普林斯汀、蒂娜·特納、艾爾頓·約翰、皇后樂隊、U2、麥當娜、斯汀、菲爾·科林斯、滾石主唱米克·賈格爾...


所有出演嘉賓都沒有簽訂合約,多年後鮑勃·爾吉多夫回憶道,沒想到這樣的一股力量會將這些平日裏,看起來放浪不羈、桀驁不馴的明星們自發聚集在一起。

就如《滾石》雜誌當時的報道:

“人們感到了無法表達的震撼”。

那天,舞臺的搖滾明星們共同唱起這首《我們是世界》:

“我們是世界,我們是世界的孩子,我們是創造光明的人,讓我們伸出救援之手,我們在拯救自己的生命……''

1985年7月13日,倫敦時間中午12點和費城的早晨7點鐘,演唱會正式拉開了序幕。

當時倫敦的現場有7萬多人出席了開幕式,而費城的舞臺底下來聚集近7萬人。

這場演出僅僅是現場觀衆就高達15萬人次,其震撼程度何以見得。

包括戴安娜王妃、威爾士親王查爾斯都在臺下。


就如同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結尾所呈現的那般,皇后樂隊將整場演出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Radio Ga GaQueen - The Platinum Collection
《Bohemian Rhapsody》一曲唱畢後,緊接着《Radio Ga Ga》令人心潮澎湃。也是因爲這首歌,後來有個女孩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Lady Gaga。35年後,世界又陷入了危機之中。很多人處在水深火熱中等待着一張強有力量的雙手,將他們於黑暗之中拯救出來。人們再一次面臨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挑戰。那個身受《Radio Ga Ga》影響的女孩Lady Gaga,毫不猶豫接下來35年前的接力棒。她擱淺了自己的新專輯計劃,在短時間內聯繫到了各國的明星藝人,以及近70家企業籌集善款,並拿出了自己美妝品牌3分之1的收入策劃了這場:“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演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就如當年的LIVE AID的主題“We Are The World”一樣,提醒乃至告誡我們每一個人:人類命運是一個共同的整體,當危機來臨,大家應該放下政治武器,拋開種族的差異,凝聚爲一體才能夠自我拯救。35年前,LIVE AID的現場,數百位搖滾明星們用愛縫補了割裂的世界。35年後,當年LIVE AID的現場的前輩們,很多已不在人世,但是後輩們再一次帶着使命走上了舞臺。這場曾讓十幾億人瘋狂的演出,又回來了!滾君不得不感慨萬千:搖滾樂或許不能拯救世界,但至少讓當下操蛋的生活得到一點點慰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