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牌对王牌》节目上许飞怼尚雯婕的场景大家都已耳濡目染,节目组为现场嘉宾尚雯婕邀请到了四位06年超女在台上共聚,卖个情怀,未料其中一位超女许飞直接现场质问尚雯婕为什么微博私信不回、人也像消失了一样,情怀感荡然无存,一度场面很尴尬。另一种,出于利益考虑,对于那些对你的职场前途或你的家庭能提供帮助的,你会主动去接触去联络,努力营造出一种朋友的氛围,这正是目前绝大多数社会人正在做的事,很多人还嫌做得不够好呢。

《王牌对王牌》节目上许飞怼尚雯婕的场景大家都已耳濡目染,节目组为现场嘉宾尚雯婕邀请到了四位06年超女在台上共聚,卖个情怀,未料其中一位超女许飞直接现场质问尚雯婕为什么微博私信不回、人也像消失了一样,情怀感荡然无存,一度场面很尴尬。据说还有很多更尴尬的场景都被节目组后期处理掉了,否则场面看起来会更失控。这个梗已越炒越热,频上热搜,网上的评论应有尽有,有黑尚雯婕的、有黑许飞的,也有黑节目组炒情怀失败的,总之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指向。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会发现原来不过如此。

首先,看尚雯婕,她之所以不回私信,不爱参加她们的聚会,不外乎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尚雯婕的确如她和旁人所言,不擅长也不爱交际,对于广交朋友也不怎么热衷,习惯把自己包裹起来,一个人静静地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思。对于这样一种性格,这样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纵然我们不提倡,但至少于她而言,是没有错的。

第二种可能,尚雯婕对于交朋友是有区分的,有些朋友她喜欢的或者有利益价值的她会去接触,而有些不喜欢的或者没啥利益价值的,她就懒得搭理。这样一种交朋友的理念乍一看似乎有些功利,应该被抨击,但事实上呢,我们绝大多数人交友的理念不就是如此么?你感觉好的,欣赏的,谈得来的,自然会去交往,反之你直觉上就会排斥。另一种,出于利益考虑,对于那些对你的职场前途或你的家庭能提供帮助的,你会主动去接触去联络,努力营造出一种朋友的氛围,这正是目前绝大多数社会人正在做的事,很多人还嫌做得不够好呢。以生活、以事实为准绳,所以如果尚雯婕是这样一种交朋友的理念,就算不能作为一个道德上光辉的榜样,但至少也是无可厚非的,没毛病。

其次,看许飞,她曾主动地联系尚雯婕好几次,但没有得到对等的回应。在她看来,尚雯婕后来混得比她们好,红得比她们快,所以懒得搭理她们,是因为她们分量不够,尚雯婕太有功利心。所以许飞心里是很不爽的,对尚雯婕很有看法,碰巧有这样一次同台的机会,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就把这个梗抛了出来。现实生活层面,碰到类似的情形,我们主动想去联络一个老朋友,但是对方不鸟我们,任谁心里都会不爽,尤其是对方现在混得风生水起。所以许飞心里有这个疙瘩很容易理解,她的感受也正是正常人的感受,并非平白无故的找茬,只是在节目现场众目睽睽之下抛出这个梗有些用力过猛之嫌。

最后,看节目组,一直致力于把节目打造得更红火,为了收视率、为了商业利益也算用尽心思,所以每期节目都会动用人力、财力、物力,努力营造情怀效应。只不过,在某一期节目中,情怀效应偏离了轨道,不在预计范围,有些不好收场。但是,节目组的初衷是没有错的,在商言商,一切都是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虽然观众有些视觉疲劳而且很多情怀内幕也有些不堪,但只要营造得法,情怀效应毕竟还是能给人带来一些正能量。所以节目组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个商业运作手法的问题,究竟该不该继续炒作情怀,如果继续用情怀是否该考虑个度的问题或者调整一下运作模式。

所以当事三方,其实都在自己的立场展现了合理的模式,从生活层面、社会层面,都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并无是非对错。只是把问题放到了舞台上、放到了名人身上、放到了众目睽睽之下,有些味道就变了。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