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認爲自己家孩子在學校是孩子王還挺自豪的,畢竟這樣證明孩子在學校還是挺受歡迎。但是學校裏普遍出現了孩子小團體,他們會排擠孤立部分同學,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看到這種“小團體”行爲?如何去引導孩子?

教育學碩士認爲:孩子聚羣是沒有問題的,人呢都會喜歡跟同類人在一起,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那麼有的時候呢也會對非同類產生一些害怕呀或者不喜歡這種情緒,但是合起夥來去排擠另外一個人,很多時候這就是一種霸凌的行爲,這種行爲是要堅決被杜絕的。那麼在這個時候給家長兩點建議,第一點呢要跟孩子聊一聊到底是什麼原因,他非常討厭這個女孩,其次呢就是要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去跟孩子聊,他這樣去做的時候,其實傷害了別人的身心健康的。同時在學校,老師也是有責任要監管孩子日常的行爲規範的,這樣才能根本的杜絕這種排擠的行爲。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爲時,首先要正視這樣小團體的存在,找出根源問題,請老師對其行爲進行監管。

知名腦科學博主認爲:催產素食一種神經肽,它在男女體內均存在。催產素通常會讓人變得無私,也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但是同時催產素也有一個不爲人知的黑暗功能,能使人的行爲更加侵略、冒進,更容易產生圈內偏見即排斥異己者。就是當對方是你覺得是你自己團體之外的人的時候,你就會去排擠他,去打壓她!小團體在成人社交中也非常的普遍,它是計劃中非常必要的一種形式!有朋友就有敵人,小團體中的成員會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應對外敵,所以小團體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家長需要做的呢是讓小朋友知道不應該排擠班裏的同學,而應該把大家都視爲同一個羣體中的成員,用非偏見的語氣詢問孩子反感原因,幫助孩子找到平衡的解決方案。

心理學碩士認爲:很多家長碰見孩子出了這樣的事,不但不以爲恥反以爲榮。但實際上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已經開始學習越來越多的社交技術與社交技巧,這個時候我們務必要嚴加管理,多多引導,纔不至於讓孩子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及時介入引導孩子,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我是80後倆寶媽,您家也有碰到孩子“小團體”的想象嗎,如果有歡迎留言討論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