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鄂爾多斯12月8日電 題:探訪世界唯一一家蒙古祕史博物館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以書法長卷爲模版,採用拓版工序,鑿刻空心字,將《蒙古祕史》全文6萬餘字刻在漢白玉石板上,形成蔚爲壯觀的場景。

這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鄂托克旗的“中國蒙古祕史博物館”,2017年7月該博物館開館試運行以來,共接待了2萬多名遊客,這些遊客分別來自中國各省區以及蒙古國、法國、日本等國家。

“這是在室外廣場上,以一部名著爲內容打造的碑林,在中國碑林史上堪稱創舉。”該博物館館長阿希達12月8日介紹說,該漢白玉石刻《蒙古祕史》正面爲蒙古文,碑陰爲漢文,均以金箔貼飾,白底金字,分外耀眼。

步入博物館內,各種版本、運用多種藝術手段書寫的《蒙古祕史》,呈現在遊人面前,讓人歎爲觀止。

圖爲中國蒙古祕史博物館的外景全景。 李強 攝

《蒙古祕史》是蒙古族第一部書面著作,它記載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先祖譜系和他本人一生的業績,同時也記載了他的三子窩闊臺汗統治時期的歷史。

阿希達介紹說,2015年開建的“中國蒙古祕史博物館”佔地面積爲6220平方米、展廳面積爲3420平方米,由序廳、中央可汗廳、曲雕廳、書海廳、納忽廳、斡難廳6個展廳和伊金廣場等組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蒙古祕史博物館。

阿希達告訴記者,這裏的很多展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很大的價值。

在該博物館展廳,記者發現了頗爲罕見的《蒙古祕史》書法長卷,該書法長卷以國際著名蒙古學家巴雅爾教授標音本《蒙古祕史》爲依據,在宣紙上書寫了《蒙古祕史》的全部內容。

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書法長卷是由“中國蒙古祕史博物館”創始人包金山先生用回鶻式蒙古文書寫,同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在2010年獻給上海世博會的一件珍貴禮品。

該博物館內的銀板手工陽刻《蒙古祕史》亦非常罕見。“這是以《蒙古祕史》書法長卷爲模板,在銀板上浮雕《蒙古祕史》的全文,並將其鑲嵌於檀香木框中的珍品。”工作人員介紹說。

此外,該博物館呈現的“景德鎮仿元青花瓷手工陽刻《蒙古祕史》瓷柱”,同樣令前來參觀的民衆驚歎不已。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瓷柱以景德鎮青花瓷爲物化材質,採用陽刻的手法將《蒙古祕史》全文燒製於瓷柱上。瓷柱高220釐米,直徑60釐米,底座採用進口黑檀木雕刻而成。

“這樣的瓷柱共有66根,是爲了紀念成吉思汗享年66歲。”工作人員介紹說。

記者注意到,該博物館還陳列有《蒙古祕史》系列油畫作品。該油畫作品是由中蒙30多位畫家共同繪製而成,非常具有歷史價值。

讓很多中外賓客感興趣的是,該博物館展示的各個國家不同版本《蒙古祕史》的書籍。工作人員稱,迄今已蒐集到全世界200多個版本的《蒙古祕史》,它們對於更好地傳播蒙元文化起到極爲重要的作用。

“在這個博物館能夠了解到更爲深厚的蒙古族歷史,收穫很大。”來此參觀的中國山西遊客賈亮亮如是表示。

“這裏的所有一切都與衆不同,對於遊客們非常具有吸引力。”來自蒙古國的遊客巴圖這樣認爲。

“作爲城市地標,該博物館能讓中外遊客更好地瞭解鄂托克旗。”鄂托克旗委宣傳部副部長烏日希拉說。(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