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椒魚、老壇酸菜魚、麻辣小龍蝦、香辣燒肉、麻婆豆腐……一家來自蓉城的調味品公司——天味食品正藉着消費升級的東風,爲A股添些“川味”。

天味食品用“小產品”拓展“大市場”——專注於滿足消費者喜麻喜辣的味蕾,挖掘出他們“喜聞樂喫”的爆款口味,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發力新興業務,成爲川味複合調味料行業龍頭。

“每一袋成品都是一份灌注天味真心的禮物。”食品工程專業出身的天味食品董事長鄧文告訴記者,天味始終致力於多推爆款、研發具有生命力的新口味。在複合調味料中不斷融入新花樣,是他樂於且善於去做的事。

小產品成就大市場

“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川味複合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談及公司一路走來的成長,鄧文感慨道:“天味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國調味品行業還處在比較粗放的發展階段。經過20多年的發展,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越來越強烈,複合調味品行業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大。”

“我國每年調味品營業額約佔食品工業的10%左右,是典型的‘小產品、大市場’。”對於調味品行業發展的趨勢,食品工程專業出身的鄧文向記者分析道,目前,醬油、味精、食醋等單一品類調味品整體滲透率相對較高,行業發展機遇大概率會出現在複合調味料及小品類調味品上。

的確,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資料顯示,傳統的單味調味品(基礎調味品)雖然仍佔據調味品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但增長趨勢在放緩,而以複合調味料、火鍋調味料等爲代表的複合調味品增長趨勢較快。

《中國食品工業年鑑(2016)》顯示,複合調味品的快速發展是大趨勢,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調味品市場中複合調味料的佔有量非常之高,而我國複合調味料的佔比僅34%,說明我國複合調味料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

近些年,川菜以四川、重慶爲中心向其他區域不斷輻射,在全國的受歡迎程度居所有八大菜系之首,川菜作爲門店數量最多的菜系,遍佈全國各地。同時,在所有餐飲品類中,火鍋是第一大品類,對餐飲行業營業額貢獻度高達20%以上。

川味風靡,對於天味意味着什麼?

鄧文告訴記者,川菜、火鍋的迅速普及帶動川味複合調味料行業發展,這已成爲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廣闊發展前景的調味品細分市場,天味將藉助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繼續前進。

確定行業方向不動搖,天味食品將目光聚焦在火鍋底料、川菜調料等產品上,目前主要品牌有“大紅袍”、“好人家”、“天車”及“有點火”等,這些品牌涵蓋了包括火鍋底料、川菜調料、香腸臘肉調料、香辣醬等9大類100多個品種。

明確的業務架構也帶來了良好的業績回報。過去三年,公司營收分別爲9.84億元、10.66億元、14.13億元,年均淨利潤也維持在2億元左右。其中,火鍋底料與川菜調料爲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近三年佔比分別約爲47%和36%。

將川味送至千家萬戶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天味食品如今已經建立了覆蓋全國的市場營銷體系,形成以經銷商爲主,定製餐調、電商、直營商超爲輔的營銷架構。

“2018年,跟我們合作的經銷商超過800家,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銷售網絡覆蓋約30萬個零售終端、5萬多個商超賣場和4萬家餐飲連鎖單店。不僅如此,公司產品已連續12年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比利時等多個國家。”談及此,鄧文臉上掛滿了笑容。

除了繼續線下擴張,天味還與時俱進,通過既有的渠道優勢和資源優勢,實現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積極打造天味食品電商平臺,發力新興業務。

鄧文曾多次在內部大會上提到,除了深耕傳統市場,鞏固渠道地位外,公司還將着重打造電商平臺,形成行業內最強的電商團隊。同時,全面發力通用餐調、定製餐調等新興業務。

在電商渠道方面,公司通過自營銷售平臺和網絡經銷商結合的模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電商銷售體系。在電商銷售渠道中,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自營銷售平臺,近三年的佔比分別爲67.95%、87.28%和81.71%。

鄧文告訴記者,天味在2013年開始建立電商銷售渠道,去年“雙十一”當天交易額同比增長逾200%,說明這幾年公司在線上的佈局已有效果。

至於定製餐調,鄧文解釋稱,這塊業務是公司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向開發的產品,產品風味特點根據客戶要求製作,每個客戶的產品僅供該客戶單獨使用,“定製餐調的主要客戶爲對產品口味穩定性有較高要求的中大型餐飲連鎖企業,目前主要客戶包括李想餐飲、姐弟倆土豆粉、朱氏鍋底香和張亮麻辣燙等。”

渠道打通後,更加需要新鮮血液的激活。如何研發出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是鄧文幾乎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據介紹,公司拳頭品牌“好人家”推出的青花椒魚調料、老壇酸菜魚調料、麻婆豆腐、老滷汁等一系列調味品已得到市場的認可。“我們差不多十年前就推出了老壇酸菜魚調料,2018年我們決定對其翻新再造,反覆研發後上市了一款可以喝湯的金湯酸菜魚調料,既滿足了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理,又順應了對綠色健康的追求,一經上市便大受好評。”鄧文興奮地說。

天味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在向多推爆款、研發具有生命力的新口味的目標努力。比如,公司在2017年重點推出“好人家”全型(手工)火鍋底料和“有點火”速食火鍋,同時推出麻辣小龍蝦調料、香辣燒肉調料、重慶小面調料等多樣化的川菜調料產品,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的產品品類。

在致力於讓川味複合調味料持久飄香的過程中,天味背後的人才團隊功不可沒。鄧文說:“目前公司的研發團隊中不僅有畢業於食品相關專業的科班生,也有曾任職於知名餐飲企業的大廚,理論人才和技術大師相互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生產技術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研究和實踐中。”

食品安全是良心所在

提到食品企業,安全無疑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鄧文認爲,這是一個食品企業的良心所在,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不能有一絲懈怠。

在天味,3月15日是特殊的一天,因爲這一天是企業的“質量日”,每年這一天都會停工一天,開展競賽、評比和交流等活動,爲的就是將“質量”二字牢牢刻印在每位員工的內心深處。鄧文嚴肅地說:“對於食品安全和環保工作,公司採取一票否決制,必須要將最好的食材、最優的口感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從生產到出產,好味道始終如一。”

“一個產品從原料到成品,期間需要多次檢查,一個細節的疏忽,就會導致整批產品不合格。”鄧文進一步解釋道,公司所用原材料品種較多,涉及諸多供應商,如何保障原材料質量安全是天味的重要課題。

作爲公司歷年鮮椒最大原產地,綿陽梓潼縣每年爲公司供應上千噸鮮椒,但去年因受洪澇災害影響,辣椒品質明顯下降。如何保證2018年鮮椒原料收購計劃和收購品質呢?

鄧文舉例告訴記者:“經過多方走訪,我們負責原料採購的調查小組迅速鎖定了貴州。當地農業專業合作社在收購鮮椒時,我們要求首先要對從農戶手中採購的鮮椒質量進行篩選,且當天採摘的辣椒必須當天完成裝車,裝車時不得踩踏擠壓,車廂底部不得連續流水,運輸採用‘高欄車+排氣筒’的方式等。”

除了對原材料嚴苛要求,公司的食品實驗室更是“武裝”到每一個角落。2018年1月,公司實驗室獲得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頒發的實驗室認可證書。此後,該實驗室還引進原子吸收光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檢測設備。

藉助登陸資本市場的契機,在複合調味料中不斷融入新花樣,是鄧文持續會做的事,其中的動力或許正源自他所說的,“每一袋成品都是一份灌注天味真心的禮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