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狂買創業板!深交所傳來大消息:史上最猛ETF淨申購來了,1天14億份,更有年內暴增70倍

中國基金報記者 靜波

今早,深交所發佈公告的信息顯示, 華安創業板50ETF創下歷史單日淨申購之最——14億份,增至207億份,以當日單位淨值0.48元估算,淨流入資金6.83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單日份額淨申購2.34億份,增至162.57億份,淨流入3億元。兩隻創業板ETF單日淨流入合計近10億元。

華安創業板50ETF目前共計規模約爲100.39億元,總份額207億份,相比年初2.8億份,增長60倍;易方達創業板ETF總規模約爲209.4億元,總份額162.57億份,與年初30億份也增長4倍。

估值回調背景下,華安創業板50ETF之所以備受關注,因它是全市場唯一跟蹤創業板50成分股的ETF。創業板50指數的TMT行業佔比50%,總體結構偏科技,大多數是新經濟的龍頭公司;該指數的編制思路便是從創業板的大公司裏再選擇流動性好的50只股票,可謂“優中選優”。

正因如此,隨着股指回升,創業板ETF受到投資者追捧。數據顯示,11月6日報告期華安創業板50ETF的淨申購份額高達14億份,創出近半年來單日淨申購新高,10月23日當日也有10.5億份的淨申購份額;

易方達創業板ETF的份額同樣創出新高。10月22日,淨申購5.8億份;11月2日,易方達創業板ETF成交額爲25億元,創兩年以來新高,規模也隨即突破200億元,創下創業板ETF史上規模最高值。

11月6日,科創板消息發佈第二日,創業板指數下跌1.25%。華安創業板ETF(159949)昨日成交15.2億元之後,下跌0.41之後今日早間再跌1.24%;易方達創業板ETF(159915)昨日成交額錄得21.6億元,在昨日下跌0.31%之後今日繼續下探1.32%。

中報顯示,率先買入創業板ETF的以機構投資者爲主,截至6月底,易方達創業板ETF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爲47%,前十大持有人均爲機構,保險資金佔一半,且均爲上半年新進。

創業板ETF在市場下跌過程中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今年2月8日3月1日,同期上證綜指仍微跌1%,創業板指階段上漲了11%。前段時間創業板指漲幅顯著高於上證綜指及其他主板指數。

業內人士表示,機構投資者持續加倉創業板ETF,因爲看中創業板指的低估值和高彈性。連跌3年之後,創業板指已跌至歷史低位,當前估值30倍,僅有2015年最高估值的1/4,與2012年末創業板牛市啓動前相持平,極高的性價比受到市場持續、高度的關注。另一方面,創業板指成分股以成長股爲主,彈性大,通常是市場反彈階段的領漲指數。

今日早間,受到科創板對短期市場的擠出效應的擔憂影響,創業板指數一度下跌超過1.25%。華安創業板50ETF和易方達創業板ETF分別下跌超過1%。

一些市場人士認爲,短期來看,市場可能會擔心註冊制的開閘會拉低市場估值,尤其是對創業板以及高估值的科技股。在政策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初步判斷,對創業板相關、新三板或有壓力,進而影響今年規模暴增的創業板ETF基金。

光大保德信基金稱,科創板對創業板的資金面會出現一定的分流情況,尤其是註冊制未來實施後,對於創業板中部分高估值僞成長的個股影響較大。

滙豐晉信科技先鋒基金經理陳平認爲,註冊制是證券市場制度建設大方向,經過前幾年的預熱,市場對此有充分預期。同時,經過年內調整,市場風險已釋放得較充分,尤其是中小創當中的部分優質公司,估值已經大幅下殺,繼續向下空間不大。短期內市場資金面的博弈既不是市場的主要矛盾,也不會對市場的長期趨勢產生太大影響。

目前管理層僅明確預期,具體細則和時間表尚未出臺,該消息對短期資金面的實際影響非常有限。陳平表示,未來的投資機會在於真正有價值的、能夠持續高速成長的優秀公司。從這方面而言,無論是科創板還是中小創還是主板,未來都有望爲投資者培育出不少優秀公司,從而帶來投資機會。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