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好的大邑,與城市遙相呼應的巍峨雪山, 江綠道上的騎行都是大邑市民朋友圈裏常見的組圖。優質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提升着大邑生活的幸福指數。

堅定貫徹落實市委“西控”戰略部署,在讓大邑市民有更多獲得感的同時,也在讓地處遠郊的大邑縣,逐步探索出一條綠色生態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建設美麗宜居城市在大邑也有了更多新的表達方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邑正在將這一理念付諸實踐。大邑縣堅持以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爲中心組織經濟工作,立足比較優勢、資源稟賦,規劃建設了9個產業功能區和青霞——安仁新經濟發展帶,創新建立“指揮部+管委會+平臺公司”機制,逐步構建起以文化創意、綠色科技、大旅遊、新農業爲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集聚綠色高端產業 做強成都高質量發展集聚區

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需要高質量引領性項目的輻射帶動。瞄準了綠色發展的大邑縣,招大引強從電子信息、智能製造上尋求新突破,做強成都高質量發展集聚區。既在加速補齊產業短板,也在自己的優勢長板上全力加速,今年開展的“百日擂臺賽”,大邑落實工業“競進拉練”的要求,在新簽約和新開工的項目上,呈現令人欣喜的新變化。

在我市2018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中,投資40億元的維騰大數據應用研發中心,引人關注,投資巨大的高科技產業緣何青睞大邑,項目負責人對選擇大邑的回答是:優質的生態環境和較低的運營成本,非常符合大數據產業的落戶。生態優勢集聚綠色發展優勢得以顯現。

據介紹,該項目將在大邑建設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及計算機技術、軟件的相關服務的研發中心,投產後年銷售收入不低於10億元,其服務的客戶包括騰訊、阿里巴巴、電信、平安等,該項目的落戶將有效帶動大邑縣電子信息產業聚集,有力推動大邑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發展。

製造業是大邑的傳統產業,如何激發新動能,推動轉型升級?

天邑科技、西菱動力等一批用科技引領創新,邁向產業高端的企業,成爲大邑縣工業再跨越的新突破口,成都遠郊區縣缺乏高科技企業集羣的傳統觀念,也將由此打破。

天邑科技在大邑算是一家老字號科技企業,主營電子通訊產品,遠銷國外市場。依託天邑科技,招引其下游企業來大邑落戶,一個電子通訊產業園逐漸清晰。今年3月9日,證監會已覈准了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IPO,擬上市深交所創業板,據公司負責人介紹,成功上市,將爲企業實施高科技研發製造提供充足資金,爲企業邁向高端產業層級奠定基礎。大邑的西菱動力也實現創業板上市,據悉,一個全智能機器人生產車間,正在打造中。與工信部電子五所共建四川通訊中央研究院,建立面向通訊產業研發、檢測、中試和學術交流的產業發展共同體;與電子科大共建四川邑電通信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孵化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和檢驗檢測中心等重大項目,都在加速推進。

一個又一個帶動性重大項目的實施,爲大邑綠色發展,持續夯實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新支撐。

建設“三文融合”示範區 打造成都的世界級文創產品

每逢節假日,“穿上旗袍去安仁”成爲越來越多的文藝青年休閒的一種方式。而“安仁論壇”和“國際音樂節”的舉辦,讓安仁在大家心目中的“公館印象”越來越國際化、年輕化。

公館裏,打一把油紙傘,身着時尚旗袍,在攝影師的“長槍短炮”中穿行;隨處可見的街頭藝人,個性的表達自己的音樂愛好,都是安仁常見的畫面,這些與安仁精心打造的傳統店鋪,和諧相融,爲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奉上安仁獨有的文化產品。

城堡、花雕、棧道、河水、花海……當這些童話元素彙集在一起,遊客置身其中,駐足忘歸。今年國慶大假,斜江河南岸誕生了一座錦繡安仁花卉公園,遊客絡繹不絕,安仁休閒遊又再延伸拓展。

離公園不遠處,安仁古鎮旁南岸美村一個新的“地標”雛形初露,原有的老酒廠經過改造後,在儘可能保留原貌的基礎上,植入新的內容,“變身”爲鄉村雙創中心,並開始舉辦鄉村創業創新交流活動,引來不少文創項目入駐。據瞭解,未來,南岸美村還將建造鄉村書屋、鄉村記憶館,以及鄉村畫廊、自然教室和小酒館等。與此同時,川西林盤民宿的打造也在計劃之列,安仁的居民將參與其中,加入安仁“三文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進程中。

安仁文博名片的成型,帶動了更多文創項目的聚集,西部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落戶,完成文化產品數字交易平臺建設;通過康佳創投建設安仁雙創孵化中心,構建創新孵化平臺。據介紹,目前,已建成創新消費場景的“今時今日安仁”實景演出、國家寶藏線下體驗館等10個微特博物館,形成了47座博物館場館集聚,吸引了君看文化、鄉伴文旅、曲江智造等50餘家文創團隊先後落戶。成功舉辦安仁論壇、安仁“雙年展”、尼泊爾國家文物中國首展、首屆文化名鎮博覽會等展會活動,承辦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建川文創街坊、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創新創業園、公館活化文博綜合體四大文博文創空間載體建設正在加快推進。

據大邑相關負責人介紹,安仁已經探索形成文博創造品牌、文創延展產業、文旅創造收益的產業形態,安仁文創文博產業功能區基礎已經夯實。

大邑的“三文融合”還在打造新的發力點,水鄉古鎮新場鎮即將開始“變身”,中國電影小鎮、天府時光國際休閒度假區、新場國際音樂村、中智雲遊大邑西南總部基地、邑朵影視體驗城、悅活天地田園綜合體等6個項目將落戶,計劃總投資166.2億元。

其中,由大邑縣人民政府和成都傳媒集團簽約“中國電影小鎮項目”,建設國內電影主題博物館規模、藏品數量與價值領先的、具備全國性乃至國際性影響的中國電影小鎮。

一個通過災後重建得到重生的斜源鎮,在青山綠水間靜靜的發生着“質變”,優質的生態環境成爲吸引各類創客聚集的目的地,斜源的康養小鎮加上共享經濟的概念,必將成爲大邑一個新的“三文融合”亮點特色鎮。

大邑的一張張靚麗文創名片,將被打造成爲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大邑已往文化旅遊名城和世界旅遊目的地大步邁進。

發展文化旅遊新業態 探索鄉村振興“大邑方式”

今年9月3日,四川“三農”領域堪稱最高規格的現場會來到了大邑幸福公社,全省鄉村振興大會與會代表走進成都大邑縣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幸福公社),共同探討如何構建平臺創新機制、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幸福公社模式更像在建立“大邑農業智庫”,開講堂,用鄉村美學打造生活環境,提升村民素質和技能,使農民成爲創客。石匠、木匠、編織匠、磚瓦匠等創客工匠,在恢復和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提供了豐富的鄉村文創產品,目前幸福公社引進、創辦各類農文創經營主體30餘個,完成創意設計100餘個,實現年收入逾1000萬元,建立四川首個農業創客中心,營造了良好農村社區創新創業生態,未來將打造農業品牌夢工廠,打造專業化農業孵化器,逐步實現從農家樂到民宿、從民宿到區域旅遊、從區域旅遊到特色產業小鎮的空間迭代和提檔升級。爲鄉村旅遊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實現了“田園變公園、農民變景民、社區變景區”。

地處山區的和平村,因爲一個大型景區的落戶,徹底擺脫貧困,開始自己的鄉村振興之路。也吸引了全國鄉村旅遊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的關注,天府花溪谷連綿的百合花海、馬鞭草紫色海洋吸引眼球,全長200多米,省內首家橫跨山谷懸吊在花海之上的玻璃吊橋,山地跑馬場、全地形越野車、叢林穿越、空中溜索、真人CS等,還打造了兒童遊樂區及迷你動物園等,給鄉村旅遊賦予了更新鮮的體驗。“天府花溪谷”規劃面積爲15000畝,是四川地區迄今唯一集觀光、運動、康養、醫療、購物、度假、農創/文創體驗爲一體的山地旅遊度假區。

“今年國慶簡直忙歡了”在客房部工作的任大姐告訴筆者,過去山鄉貧窮,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次,至從三年前天府花溪谷景區正式開業,回鄉務工、依託景區經營小生意的村民越來越多。據瞭解,目前景區已吸納了周邊山村100多名村民在此工作。

李貴剛也是土生土長的和平村村民,隨着天府花溪谷項目的到來,李大哥把自家7畝山地一次性流轉給了天府花溪谷,在山地流轉後,李貴剛拿着流轉費將住房變爲農家樂,春天賞花季,生意最好的時候,他每天能掙幾千元。

從此,貧困帽子被李貴剛一家徹底拋掉。李貴剛的脫貧故事在和平村不斷上演,和平村2013年被列爲市級貧困村,人均年純收入只有7348元,短短几年間,和平村的人均年純收入增加到14100元。

依脫天府花溪谷,和平村成立了山村生態旅遊合作社,將每年30萬元的扶貧資金注入集體經濟,入股天府花溪谷項目,參與分紅。天府花溪谷的發展,讓村民嗅到了商機,農家樂、精品民宿從無到有,山貨市場日漸興起,成爲天府花溪谷的天然“合作伙伴”。目前,全村已開辦農家樂5家、精品民宿3家,成功舉辦了首屆年貨節。

大邑的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正在加速推進,以都市現代農業、現代糧經、天府道源中藥材3個產業功能區爲載體,推進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祥和農業公園、蘭田文化創意公園等15個項目建設,打造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產業集聚區。啓動青霞文創小鎮等6個特色鎮、 江鎮彩林山居等38個新型社區和王泗鎮趙家大院等19個林盤聚落建設,大地景觀多彩呈現。

成蒲鐵路開通在即,大邑遠郊區域位置由此改寫,同時也預示着大邑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堅定落實“西控”戰略,大邑縣探索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越走越清晰。

原標題:堅定落實“西控”戰略 大邑探索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