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鲜于枢的画,丰润浑厚,清雅妍美,被赵孟𫖯推崇有加,他们二人的友谊也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代佳话。元代书坛上,能与赵孟𫖯并驾齐驱的书家,只有鲜于枢。

鲜于枢(1246-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密云)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官任太常典簿。好诗歌,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新元史》有传。

元代书法家中能与赵孟𫖯相提并论的,只有鲜于枢和康里子山。鲜于枢与赵孟𫖯交游极深,是一对惺惺相惜的艺术知己。鲜于枢早年学书自愧不能尽如人意,因而发奋闭门勤学,号困学山民,后书艺大进,擅长行草书,法度严谨,落笔不苟。他的书法由唐人入手,再上溯东晋,善悬腕作书,喜用狼毫,强调骨力。

鲜于枢的大字楷书雄逸遒劲,行书结体严谨,真力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学怀素并能出新意,气势恢宏。后与赵孟𫖯在书法上齐名,有“南赵北鲜”之称,但影响逊于赵孟𫖯。传世书法作品有四十余件,多为行草书,且以墨迹为主。

鲜于枢书法赏析:

在元代三大家中,鲜于枢的一生最为坎坷。鲜于枢出生在汴梁,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没在仕途上有所斩获,只做过一些诸如宣慰司之类的小官,性格耿介,不肯曲意迎逢,钻营攀附。元代诗人戴表元记录了一则鲜于枢的职场故事:“意气雄豪,每晨出则载笔,续与其长庭争是非,一语不合,辄飘飘然欲置章缓去”。有才华是好事,但这样的性格和情商,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想要从底层迈向朝堂,居高位施展才华几乎是不可能的。其耿介的性格却与赵孟𫖯情投意合,成就金兰之谊。赵孟𫖯自是不必多言,他是元代书坛领袖,元代复古书风的旗手,书法承二王一脉,越宋元诸家,并立于隋唐群贤,直抵魏晋风流。在鲜于枢眼里,赵孟𫖯是“神情简远,若神仙中人”。

元代书坛上,能与赵孟𫖯并驾齐驱的书家,只有鲜于枢。鲜于枢的画,丰润浑厚,清雅妍美,被赵孟𫖯推崇有加,他们二人的友谊也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代佳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