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春的天氣裏,多喫紅色食物不僅可以提高人的興致,對養生頗也有益處。如山楂、紅棗、紅薯、紅肉等,都是養生的好食材。

一: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肝經。一說到山楂,人們腦海中第一反應就是酸。沒錯,山楂含有多種有機酸和維生素C,對胃腸運動功能具有調節作用,可增進食慾,開胃消食。

《本草再新》中提到山楂:“治脾虛溼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由於春節期間很多人攝入了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以至年後回來很多人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此時喫些山楂有助開胃。

另外,因山楂活血化瘀,其中所含的山楂酸能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日常生活中,可把山楂當成零食,也可在湯、菜中加入幾塊山楂,味道更加鮮美、健康!

山楂雖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好東西,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食用。山楂只消不補,脾胃虛弱之人不宜多食。

二:紅棗

紅棗是補血聖品,這已經是深入人心的養生觀念了。紅棗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益胃等功能。元朝名醫李杲就說過紅棗:“溫以補脾經不足,甘以緩陰血,和陰陽,調營衛,生津液。”氣血足了,冬季就不會手腳冰冷,氣色自然也好。

現在是初春之時,天氣依舊有點冷,容易讓人心神不寧,躁鬱不安,食用紅棗,能安神助眠。唐代盂詵所著《必效方》中還記載了將紅棗、銀耳和冰糖一起煮湯,不僅補中益氣,亦可止咳潤肺。

民間有俗語:“一日三棗,青春不老。”說明紅棗是女人美容養顏的的佳品。現代中醫藥理研究也表明,紅棗中的鐵和鈣等礦物質,能促進造血,防治貧血,使膚色紅潤。紅棗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環磷酸腺苷,能促進皮膚細胞代謝,促進皮下血液循環,防止色素沉着,使皮膚白晰細膩,毛髮光潤,面部皺紋平整,達到美白祛斑、護膚美顏的效果。

但是紅棗不宜過多食用,否則有損消化功能,造成便祕。此外,經期女性和糖尿病人不適宜食用紅棗。

三:紅薯

據《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當代《中華本草》說其,“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祕”。現代營養學家認爲紅薯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爲營養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紅薯中含有較豐富的食物纖維素,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每100克鮮紅薯僅含0.2克脂肪,產生99千卡熱能,大概爲大米的1/3,還能有效地阻止糖類變爲脂肪,以達到減肥瘦身的效果。

四:紅肉

紅肉是指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豬肉、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羊肉也適合春寒時節進補。

從中醫角度來說,羊肉等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驅寒、溫補氣血的功效,可適當喫,既可禦寒,還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緩解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痠軟等症狀。

但是,紅肉每天的攝入量須控制在一定量上,每餐還應多喫青菜以輔佐消化,達到營養均衡。

稿件來源:做飯很好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