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吳玠不管金軍幾路來,他只一路去。吳玠只有幾千殘兵敗將,金軍對宋軍又幾乎是屢戰屢勝。

金軍在黃天蕩被韓世忠打敗之後他們就想從川陝地區進攻南宋,宋高宗讓文臣張浚前來統兵抗金。但是張浚和西北守軍將領曲端發生了矛盾,而吳玠也與曲端素有矛盾,此時他推波助瀾借刀殺人,向張浚獻計害死了曲端。

富平之戰失利之後金軍又發動了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試圖奪取四川。此時張浚已被貶職,而曲端又被他們陷害致死。因此抵擋金軍入川的重任就落到了吳玠的肩上。當時吳玠手下只有數千殘兵敗將。但他還是抵擋住了金軍的多次進攻,保住了蜀地。
吳玠年輕的時候就投身北宋的西北軍,跟西夏打仗,屢立戰功。後來吳玠平河北巨盜,平方臘。他論功在陝西諸將當中排名前十。靖康之變後他在川陝和金軍作戰也是斬獲頗多。所以富平之戰失敗,張浚被貶職。川陝一帶與金軍作戰的重任就落在了吳玠的肩上。吳玠率部退保和尚原。和尚原無險可守,吳玠就造土堡,豎起柵欄,積攢軍糧。準備在此死守。
有人就勸吳玠不應該死守此地,應該退守漢中以保全蜀地。但是吳玠聽後卻說:和尚原不守,我如果退守漢中,那麼漢中守不住就只能退往蜀地了。我們這麼一步步的退下去要退到什麼時候?我守此地正爲保衛蜀地。我在此,金軍絕不敢越我而過。吳玠就這樣用幾千殘兵敗將堅守和尚原。

金軍看到百姓給吳玠送糧食就非常生氣。他們就在渭河佈置騎兵,斬殺送糧的百姓。殺了他們之後還把他們的人頭掛上,嚇唬那些還想去送糧的百姓。但是百姓感激吳玠的忠義,他們在渭河上用小船造橋,或者造暗橋。趁着黑夜,百姓人背肩扛或用毛驢馱着給吳玠送糧食,這樣一直送了好幾年。最後金國沒辦法了就搞保甲連坐。五家一保,十家一大保,讓他們互相監督。如果有一家送糧被逮到。鄰里都要受牽連。但是這樣依然不能制止百姓給吳玠送糧食。
和尚原已經成了金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必須把它打下來。雙方的第一場大戰就這樣爆發了!和尚原既無險可守,又無兵可以支援。吳玠手下的幾千殘兵敗將如何才能抵擋住來勢洶洶的金國鐵騎?
一開始金國人沒拿吳玠當回事。吳玠只有幾千殘兵敗將,金軍對宋軍又幾乎是屢戰屢勝。而和尚原這個地方又是平地,適合騎兵突擊。所以金國的兩個偏將就分兵兩路進攻和尚原。但是吳玠不管金軍幾路來,他只一路去。吳玠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他首先打擊金軍一路。他把軍隊分成數隊,輪番出戰。金國人沒見過這麼打仗的,有些不知所措。所以一路金軍很快就被他打敗了。
另一路金軍這個時候遠道而來想配合那一路金軍,但是沒等他們趕到戰場吳玠在這一路已經打勝了,他馬上馳援另一路。另一路金軍也被打得慘敗。他們圍攻和尚原的計劃就這樣失敗了!
金國人非常震驚,他們沒想到跟吳玠這一戰會敗得這麼慘。金國人覺得吳玠不好對付就讓主將出馬。這個主將就是金國非常著名的名將完顏宗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兀朮。金兀朮親率十萬大軍前來,準備跟宋軍決一死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金國鐵騎,吳玠使出了殺手鐧。他用了一種特殊的武器專門對付金國騎兵。
宋軍的軍械裏面有一種武器對付騎兵是最有效的,這就是牀子弩。牀子弩並排放五支箭。每一支箭有幾米長。箭頭就是一個長矛,長矛的矛頭十分寬大。人是不可能拉開它的,要用絞車絞開。絞開之後並排放五支箭。這五支箭一射出去人馬俱碎。牀子弩就不是用來射人的,它是用來射城牆的垛。據說如果對方有人藏在城牆後面,我方用牀子弩射他。牀子弩的弓箭可以射穿城牆後把他釘在城牆上。這個東西如果用來射人的話不管你穿多少層盔甲也不管用。一箭下去連人帶馬都釘在地上,可能拔都拔不出來。牀子弩殺傷力這麼強勁,金國人一看吳玠不好對付他們就想出奇兵,他們想繞道從吳玠的背後進攻。

吳玠派人偷襲金軍,想掐斷金軍的糧道。金軍設圍堅守,一直熬到天黑,天黑後雙方誰也看不見誰。金軍就鳴金收兵,準備等天亮再戰。但是吳玠卻夜襲金軍,最終打得金軍大敗而逃。
不止金軍要逃,連金兀朮也要逃。金兀朮怕被人認出來他就把自己的鬍子給割了下來。金兀朮學起了曹操,爲了逃命鬍子連都不要了!
和尚原一戰,吳玠大獲全勝。這一戰算是保住了這個地方。吳玠以幾千軍隊打敗了金兀朮號稱十萬的大軍。這一戰之後金國人要捲土重來,這就爆發了後來的饒鳳關之戰。
金國人不甘心和尚原的慘敗就重新派了一員大將來繼續對宋作戰。這個人就是被稱爲啼哭郎君的撒離喝。撒離喝曾是吳玠的手下敗將。這次他爲了洗刷掉自己啼哭郎君的惡名決定一定要打敗吳玠。他設計迷惑吳玠,企圖避開和尚原,從宋軍防守最薄弱的饒鳳關入川。
撒離喝的那點心思早被吳玠給看穿了。吳玠率軍趕到了饒鳳關戰場。他到了這裏之後就給撒離喝下戰書。吳玠準備了好幾大筐橘子給撒離喝送去。同時附書一封說:你來一趟不容易,給你點橘子喫。這是我們四川的特產。吳玠把這橘子一送過去撒離喝是魂飛天外。他拿着手杖敲地。他覺得吳玠怎麼能來的這麼快?吳玠送了幾筐橘子就把撒離喝嚇得魂飛魄散。他們之間仗還沒打,金軍的氣勢就矮了一截。
撒離喝這次是豁出去了。他攻打饒鳳關的時候讓一個人在前面打,兩個人在後面跟着。前面的人死了後面的人繼續進攻。他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饒鳳關,取吳玠的首級。
金軍猛烈地進攻饒鳳關,吳玠親自登城指揮。當時金軍萬箭齊發很危險,但是吳玠屹立不動。饒鳳關是一個山城,所以有許多防守器材。宋軍把石頭不停的往下推,很多石頭一下就把金軍軋成肉醬。吳玠還事先準備了許多草垛子,把它們綁成圓形,這時候點燃草垛子推下山。金軍想躲都難以躲開的。金軍的制服以皮毛爲主,沾點火星就着了。金軍再次損失慘重。
見金軍慘敗,撒離喝也親自上陣指揮。金軍用自殺式的攻擊強攻了六天六夜,屍積如山。但是依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吳玠一看這麼下去不行。他的火球石頭都快用光了,他這樣和金軍耗下去的話你再會用兵也會被金軍消耗殆盡的。
吳玠開始招募敢死隊下山殺敵。吳玠招募敢死隊是有原則的。父子兄弟同在軍中的。父親留下,兒子回去。如果兄弟同在軍中,沒結婚的回去。雖然有這個標準,但是招募來的敢死隊經常是父子兄弟在一起。他們都不回去,他們都願意一起去殺敵,戰死無怨。他們覺得:自己不傳後代沒關係,只要大宋能夠保住就行了。吳玠非常感動,他給他們發銀子。結果他們大笑:命都不要了還要什麼銀子。他們讓吳玠留着,將來還會用得着。敢死隊整裝待發,準備和金軍拼命。
不過可惜吳玠軍中有一個下級軍官犯了法,依律當斬。結果他趁着看管不嚴就下山投奔了金軍。他把宋軍部署的虛實告訴了金軍。並且帶着金軍沿着一條小路爬了上來。這條小路鮮爲人知,所以宋軍就沒有設防。本來宋軍人數就少,他們就是依託着地勢來進行防守的。現在天險一失,金軍從天而降,宋軍就支撐不住了。饒鳳關就這樣失守了!
吳玠邊打邊撤,他們退到三泉這裏。準備在這裏會和其他餘部繼續抵抗金軍。金軍雖然佔領了饒鳳關,但也是一種慘勝,金軍的慘勝都是爲了撒離喝的面子。金軍不打算追擊宋軍,準備撤軍北去。吳玠一看金軍撤軍他就率軍進攻金軍,再次大敗金軍。金軍掉下山谷摔死的就有上千人,人馬損失更是慘重。饒鳳關雖然失守,但吳玠仍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朝廷進封吳玠爲少保,任立州陝西路制置使。吳玠成爲了當地最高的指揮官。
吳玠所部的誓死抵抗再次打破了金軍入川的計劃。金軍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打算捲土重來,再次派金兀朮率大軍攻蜀。這就拉開了仙人關大戰的序幕。

金兀朮這個時候有些失去理智了。他命令金軍分成一隊一隊的。每一隊人用繩子綁在一起。進攻的時候一隊人都上。如果再失敗他們全都要被殺,所以金軍都玩命的打。但是宋軍也玩命的守。最後又出現了金軍踩着屍體往上衝的情況。
這時撒離喝騎着馬繞着仙人關轉,他想找出宋軍的破綻來打敗宋軍。後來他終於找到了打敗宋軍的辦法。他發現宋軍西北的那個敵樓防守比較空虛,他就想把敵樓給打塌,從那兒進攻宋軍。金軍用巨石來打那個敵樓。吳玠一看敵樓要塌,他親自趕到一線命令士兵用繩子套住敵樓。然後在那兒死守,絕不能讓金軍攻上來。
金軍想用火箭把那個敵樓給燒掉。但是宋軍早防着這招,他們用水給澆滅了。這下撒離喝也沒轍了!到了夜裏,宋軍又開始劫營了。金軍大敗。仙人關戰役又以吳玠的勝利而告終。
金軍這次來把家人都帶來了。他們準備滅了吳玠之後就進蜀地,然後在那裏安家。結果這三戰全都失敗了。金國人認識到吳玠守在這個地方他們難以逾越一步。金國人不能進入蜀地就在這裏開荒種地。他們做好了和宋朝長期作戰的準備。宋金兩國在這裏長期對待起來了。
吳玠與金國對壘將近十年,他覺得如果徵收賦稅,讓百姓交糧的話那百姓的負擔就太重了。所以他把軍中能夠不用的人儘量不用,保證他軍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可以上陣殺敵的。吳玠還讓軍隊屯田,這樣一年能收十萬斛糧食。吳玠平時還注意恩威並用。所以吳玠守蜀多年深得當地軍民的愛戴。
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金軍不惜血本,一次又一次地發動入川戰役究竟是爲什麼?
因爲後來蒙古滅亡南宋,忽必烈就是先攻下了蜀地,然後順着長江順流而下才滅掉了南宋。金軍只有拿下四川才能平定江南,滅亡南宋。所以吳玠對保住宋朝的半壁江山立下了巨大的功勞。要不是他三戰三捷死守蜀地的話形勢就非常危險了。
吳玠不止保住了蜀地,他還讓南宋站穩了腳。當時的趙構只知道逃跑,弄得南宋也岌岌可危!如果不是吳玠守住了蜀地爲南宋的穩定贏得了時間,可能也就沒有後來的南宋了!
吳玠雖然守蜀有功,但是他害死了名將曲端導致陝西百姓對宋朝失望透頂從而投降了金國。吳玠爲人也很好色,他還送過美女給岳飛。如果他沒有這兩樣問題那他應該也是響噹噹的名將。吳玠的這兩個問題證明他是一個普通人,不能成爲讓後人敬仰的名將!

吳玠死的時候47歲。他死了之後他的弟弟吳璘繼承了他的職位。吳家三代爲南宋守四川,一直到吳玠的孫子輩。吳璘駐守四川將近三十年。吳璘病逝的時候給孝宗皇帝上書讓孝宗不要動不動就北伐,不要輕易放棄四川。要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吳氏一門對宋朝忠心耿耿。由於吳氏兄弟的死戰,川陝才得以不失,南宋才能持續一百多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