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提起唐朝的功臣,必然會想到一個地方,那就是凌煙閣。因爲凌煙閣中幾乎囊括了唐朝初年以來所有立下功的臣子。在這些功臣裏面,有將軍有宰輔,還有很多是當初跟隨李淵打天下的重要部將,雖然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給唐朝立下了功勞,但是卻又有讓人很是難以理解的問題,那就是凌煙閣的功臣排名。

在這些功臣裏邊,有的似乎看起來很是突兀,因爲如果真的要用他們的功勞來進行排名,有些人似乎並沒有進凌煙閣享受供奉的資格。但是偏偏就有這樣的人進了凌煙閣,他的名字叫做張亮,雖然不管怎麼看,他的資格都遠遠不夠,但是他不但進去了,而且排名還不算低。

張亮原本是一個農民,後來投奔瓦崗寨,當時李密已經攻打滎陽和開封,而張亮則入了李勣的賬下。如果論資歷,他遠不及同樣出身瓦崗的李勣秦瓊等人。

而張亮入了瓦崗之後,剛開始也只是一個小將,後來因爲有人謀反,張亮得知後便將此事告發,於是李密便讓他做了鏢旗將軍。而後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李密降唐,張亮於是勸李勣也投降。後來,張亮便做了鄭州刺史,但是王世充攻下鄭州之後,他便丟棄這裏逃跑了。後來他又跟隨李勣前去討伐劉黑闥,並負責鎮守相州,結果又逃跑了。

張亮雖然沒有什麼戰功,但是房玄齡卻很欣賞他,並且還將他推薦給李世民。雖然他沒什麼能力,但是很擅長奉承,於是李世民視他爲心腹,並將他派去洛陽,幫助李世民暗中組建勢力。

而這件事卻被李元吉知曉並告知了李淵,李淵大怒,下令將其捉拿,嚴刑拷問幕後主使是誰。但是張亮卻沒有供出李世民,而這個功勞也被李世民牢記,等到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便將他封爲郡公,並從此步步高昇。貞觀五年時,張亮雖然未立軍功,但依然受到了晉升,成爲御史大夫。貞觀七年時,又被封金紫光祿大夫,身居文官中的散官之首。貞觀十七年,張亮的畫像被列進凌煙閣功臣之中,他的排名甚至高過瓦崗出身的其他功臣。

但是,張亮確實未立下大功,要想上凌煙閣只怕都沒有什麼資格,而且張亮還曾告發了與他地位差不多的侯君集。要說張亮立下的實實在在的軍功,估計也就只能說一說貞觀十九年徵遼東的那一場仗了。當時張亮所率軍隊的兵力遠比對方弱,他直接被嚇懵了,站在原地動也不動,而士兵們還以爲他們的主將臨危不懼,頓時士氣高漲,取得了勝利。

而最後張亮卻死於被人告發謀反,這個結局也是蠻悲慘的。而張亮之所以能夠上了凌煙閣,估計也是因爲李世民個人好惡才做了這種安排,否則就憑張亮所立下的那些小小軍功,只怕連進去的資格都沒有,更不用說還能排在瓦崗出身的那些真正立下大功的大將之前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