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得空提笔,必须要写一下电视剧《清平乐》目前剧情中我认为最重要、最有趣,也最精彩的一场群戏:【朝堂论天戒】

这实际上是王凯饰演的宋仁宗独立掌政、太后退帘还政的最重要一战。

一场旱灾,引发朝堂论理。太后先声夺人,引为“天戒”(就是上天的警示和告诫)。警示什么,又告诫什么呢?太后、辅臣、天子之间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辩论。

一号辩手太后刘娥上来就引经据典,率先发言:

“朝政有所失,是导致旱灾的主要原因。而我受先帝所托辅政,一直是工作态度认真任劳任怨不敢懈怠的,最近我管得少了,导致上天有了警示,这主要责任在我,官家还小,这朝政,还是要由我来负责。”

很明显,太后的论点是:“错在我、责在我、权也在我”,她明着“辩理”,实际上在“立威”。

二号辩手宰相王曾作为辅臣代表出列发言:

他的主要论点有两个,第一,太后无责,天子已经成年,太后可以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了;第二,如果说真的是朝政有错失,那一定是我们打工仔没做好事,是我们的责任。(他还想提出辞职,没说出口便被官家拦住了)

王曾为什么会在这轮先发言?因为他跟官家在上一轮【辽使位次之争】时出来和稀泥,事后跟官家进行过这轮的赛前讨论。他向仁宗传述“圣君畏天”的道理,他也看到了天子的仁厚和担当,清楚朝局的大势所趋。但是他也知道“奇袭”太后的后果,于是想自己请辞。

最重要最精彩的来了!我们三号种子选手皇帝宋仁宗发言:

- 他先是成功拦截了王曾的辞职报告。

- 紧接着从根源上质疑了太后借天戒揽权的错误逻辑,他说“我问了,祖宗神明没有给我任何指点,一号辩友这个“天戒”的逻辑是不成立的。”

- 他进而又说,“我们现在推行的政策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没变过,我手底下这些中高管也都尽职尽责,大家工作态度都很好;而我个人在德行孝道上也没有亏”,再次证明一号辩友的“天戒”之说没有事实基础。

- 最后,官家发言的高潮来了!他说,“天意难测,而我是天子,与其去猜测着不可捉摸的天意,不如请大家相信我的能力,我愿意与在座各位一起努力,以此来畏天敬天!”

这段话有没有觉得很耳熟?对,就是小哪吒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于是赵祯结辩完成,群臣见势附和,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官家大干一场。

这里也很有趣,因为群臣的表态相当于公然挑衅太后的权威,所以大臣们还是很谨慎的,他们其实都在观察核心权臣的态度。最先发言的陈尧佐和张知白都是老臣,无所畏惧,但他们说话时,镜头特写给到的却是夏竦和吕夷简这些太后党实权派。但是,今日的官家已不是昨日那个年少轻狂的少年了,群臣各个心知肚明,官家主政,太后撤帘,时机已经成熟。

还有一些细节也很巧妙:官家第二次从帘后出来时的特写;他走近群臣,站在大殿正中央时的“头顶圣光”;群臣喊出“愿辅佐陛下,共答天戒”时给官家那个全方位360度的镜头切换……所有都在暗示,仁宗皇帝已经成为了朝堂的主人,天命所归,太后见大势所趋,最后也只能说一句“如此甚好”。

至此,赵祯在实际意义上从太后手中夺回了朝权。这场戏太精彩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