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說羅芳伯只是那些衆多下南洋中不起眼的一個小角色,不僅沒有強大的背景,也沒有驚人的權勢,但他卻有着滿腔的抱負,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南洋婆羅洲上(如今的加里曼丹島)建立起了亞洲首個共和國——蘭芳共和國,其面約是如今臺灣的20倍。可未曾想,乾隆根本就不搭理羅芳伯,也不承認羅芳伯建立的蘭芳共和國,在乾隆的眼裏,他們跑到了海外,那就是“天朝棄民”,所以乾隆沒答應羅芳伯的請求。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統治者換了一個又一個,但不管皇權怎樣更換交替,受苦的始終都是百姓,正如張養浩所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每當新舊政權交替時,那些因常年戰亂而窮困潦倒的百姓都會選擇下南洋謀生,羅芳伯就是其中的一個。雖說羅芳伯只是那些衆多下南洋中不起眼的一個小角色,不僅沒有強大的背景,也沒有驚人的權勢,但他卻有着滿腔的抱負,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南洋婆羅洲上(如今的加里曼丹島)建立起了亞洲首個共和國——蘭芳共和國,其面約是如今臺灣的20倍。
沒考進鄉試爲了生活迫於無奈只好下南洋謀求出路
1738年,出生於廣東梅州的客家人羅芳伯,家中世代以務農爲生。“技多不壓身”這是羅芳伯父母從小就告訴他的道理,他也暗下決心,一定要考取功名讓父母過上好日子。1772年,已經34歲的羅芳伯雖滿腹經綸,但卻屢次都沒考進鄉試,心裏十分失落。當時在廣東等地正處於“出洋開金山”的熱潮,很多人都下南洋謀生,羅芳伯見狀也跟隨前往。
平息盜匪贏得民心逐漸成爲領導者
幾經輾轉,羅芳伯最終來到了婆羅洲。但不幸的是,一下船,羅芳伯就被這裏的土匪給盯上了,但羅芳伯本就是一個落魄書生,沒什麼錢財,於是土匪們便放過了他。後來羅芳伯才瞭解到,這裏的治安極爲混亂,當地土匪橫行,而土著首領對此束手無策,而早他來此的華人們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對此,羅芳伯決定改變這一現狀,他先是團結華人,組織了“同鄉會”來保證華人們的權益,而後又聯合當地的土著首領,迅速平定了婆羅洲的土匪海盜勢力。在戰鬥過程中,羅芳伯出色的領導能力讓所有人十分敬佩,大家一致推舉他爲領袖。
建立蘭芳共和國卻並未稱帝
平息盜匪後,羅芳伯在當地的聲望如日中天。爲更好的保護華人的權益,1776年他成立了蘭芳公司(蘭芳共和國的前身),華人本就不少的婆羅洲,因蘭芳公司的存在,這裏儼然成爲了一座“中國城”。
平息盜匪後,羅芳伯在當地的聲望如日中天。爲更好的保護華人的權益,1776年他成立了蘭芳公司(蘭芳共和國的前身),華人本就不少的婆羅洲,因蘭芳公司的存在,這裏儼然成爲了一座“中國城”。1777年,羅芳伯考慮到蘭芳公司若想長遠的發展,必須與當地的土著居民拉近距離。於是他將蘭芳公司改稱爲“蘭芳共和國”,讓土著居民也可以加入其中,並把東萬律定爲首都,儘管建立了蘭芳共和國,但羅芳伯卻並未稱帝,而是以選舉的方式來選出首領,他們稱其爲“大總制”。
向清稱臣卻被拒絕,後被侵略亡國
建國不久,羅芳伯就派使臣前往清朝面見乾隆,想把他管轄下的西婆羅洲納入大清的版圖內,或者將其收入藩屬國中。可未曾想,乾隆根本就不搭理羅芳伯,也不承認羅芳伯建立的蘭芳共和國,在乾隆的眼裏,他們跑到了海外,那就是“天朝棄民”,所以乾隆沒答應羅芳伯的請求。
建國不久,羅芳伯就派使臣前往清朝面見乾隆,想把他管轄下的西婆羅洲納入大清的版圖內,或者將其收入藩屬國中。可未曾想,乾隆根本就不搭理羅芳伯,也不承認羅芳伯建立的蘭芳共和國,在乾隆的眼裏,他們跑到了海外,那就是“天朝棄民”,所以乾隆沒答應羅芳伯的請求。1886年,一直以高度自治存在的蘭芳共和國遭到了荷蘭侵略軍的攻擊,儘管全國民衆都進行頑強的抵抗,可奈何裝備武器過於懸殊。至此,由華人建立且存續了110年的蘭芳共和國宣告滅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