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氣象科普課堂講些啥?呃~~就給大家講講高大尚的等壓線圖吧!

我們經常在手機氣象APP或者是氣象網站上看等壓線圖,很多人都看不懂,科科這裏就教教大家。

圖中“...1010...1015...1020...1030...”等數值代表百帕,單位符號爲“hPa”,是氣壓單位。數值越大,說明氣壓越高。這些數值是各地氣象臺站測量出來的。

圖中藍色的H代表高氣壓,紅色的L代表低氣壓;

紅色的 符號代表暖鋒,

藍色的符號代表冷鋒,彎彎曲曲的曲線就是等壓線。

暖鋒指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的鋒。

暖鋒過境是鋒前降雨,過境之後完全被暖氣團佔據就天晴了。概括的說就是:暖鋒過境時,氣壓降低,氣溫升高,鋒前降雨(是冷氣團控制區域降雨,圖中白色雨滴);暖鋒過境後,天氣恢復晴朗。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形成的鋒稱爲冷鋒。

同樣,冷鋒過境時,氣壓升高,氣溫降低,鋒後降雨(就是冷氣團控制的區域降雨,看圖);冷鋒過境後,天氣恢復晴朗但氣溫降低。

什麼是等壓線呢?

在地圖上,把同一平面上同一時間氣壓值相同的各點用曲線連起來,這條曲線就是等壓線。

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高於四周氣壓,叫高氣壓。

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低於四周氣壓,叫低氣壓。

結合幹空氣和溼空氣的知識點,我們可以通過等壓線圖瞭解高氣壓和低氣壓的分佈,高氣壓盤踞的地方,空氣一般比周圍幹,多是晴朗的好天氣,而低氣壓盤踞的地方,空氣一般比周圍溼,容易出現陰雨的壞天氣。

我們颱風就是低氣壓系統,肚子裏有風又有水!

我們通常所稱的大氣,它除了含有氮氣、氧氣及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外,還含有水汽和塵埃。

我們把含水汽很少的空氣稱“幹空氣”,而把含水汽較多的空氣稱“溼空氣”。不要以爲“幹”的東西一定比“溼”的輕哦。

由於大氣處於地球周圍的一個開放空間,當因自然因素或人爲因素使某區域中的大氣溫度增大時(例如:夏天的海面),該區域中的水汽含量比周圍地區高,則該區域的空氣密度要低於周圍。相對與周圍地區,該區域單位面積的空氣重量就輕,因些氣壓就低。

因此,等壓線密集的地方,往往天氣變化劇烈,常有大風降溫降雨的壞天氣,而等壓線稀疏的地方,天氣一般比較穩定,多是晴朗多雲的好天氣。

本文來源:福建氣象科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