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連看了兩篇文章,都是描寫CBA重啓之後,遼寧男籃形勢比較嚴峻,有很大的可能會被山東反超,從而迭出前3的位置。說實話,就目前的局勢來講,CBA重啓之後的對陣情況確實對遼籃壓力不小,至少與山東男籃對比之下,遼籃顯得麻煩較多。至少在賽會制這段時間,遼籃被山東反超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說句心裏話,有點沒想到,沒想到在常規賽的收尾階段,山東男籃成了遼籃晉級前4的最大威脅。按着前兩個賽季的規律來講,到了這個時刻,能威脅到遼籃名次的,或許只有廣廈和北京,深圳也能攪攪局。但是,一直在季後賽邊緣徘徊的山東,誰都不會想到今年卻異軍突起了,越打越顯現出威力,很快就超越了賽季初被大家看好的山西和吉林,最後衝到了遼寧的身後,在常規賽的後期挺進了4強,而且還直接威脅到遼籃3甲的位置,這不能不說是個明顯的蛻變。

然而,對於山東男籃本賽季的突飛猛進,很多人都會簡單地理解爲兩大因素,第一個是鞏曉彬的迴歸執教,給山東男籃帶來了本質上的改變和凝聚力,使球隊有了明確的體系。第二個因素就是哈德森的加盟,老哈的經驗和拼勁盤活了山東男籃的後場,給球隊提供了必須的能量和動力,使球隊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客觀。就山東男籃而言,球隊的成績越來越好這是不爭的事實,現實的排名就擺在那裏。可是對於球隊巨大的變化來源於哪個方面,這並不能簡單就能概括的。我覺得,鞏曉彬指導肯定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哈德森也毫無保留把山東當成了自己的家。但是隻依靠他們倆,好像還不能完全扭轉山東男籃以往的頹勢,畢竟鞏曉彬也執教過青島,哈德森更是遼籃的老臣,對於他們很多的球迷還是相當瞭解的。那麼我就說說我的個人觀點,我認爲山東男籃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球隊的結構合理了。確切一點說,是李敬宇迴歸山東,彌補了山東隊鋒線上的這塊短板,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

儘管說李敬宇目前還達不到丁彥雨航那樣的效率值,但也很大程度的給山東隊的鋒線提供了很明顯的原動力。再加上陳培東與哈德森的結合,這就使山東男籃在整體結構上不再有短板,球隊的成績自然就會上升。

那麼講到這裏,山東男籃的蛻變是不是給遼寧男籃一個深刻的警醒呢?至少會讓遼寧男籃明白一個道理,鋒線問題不能再忽視了,3後衛戰術是無奈的戰術,有時候是真喫虧。同時,又反應出另外一個問題,遼籃鋒線上的軟弱不能簡單的靠外援來彌補。也就是說,史蒂芬森並不一定是遼籃最缺的板塊。儘管說史蒂芬森的個人能力有目共睹,但他並沒有完全彌補遼寧男籃結構上的缺陷。舉例說明一下,史蒂芬森似乎解決了遼籃鋒線上攻擊力,但遼籃也同時失去了一直由外援掌控的外線火力。算算細賬,引進史蒂芬森並沒給遼籃帶來質的變化。

大家可能還沒有忘記,去年夏天遼寧男籃的老闆劉景遠的一句承諾,他說下賽季遼籃要集中資金加大投入,重點引進高質量球員,重振遼寧男籃的輝煌。

可以這樣說,劉老闆的承諾並沒有食言,最起碼他花了400萬籤來了強力外援史蒂芬森,這就是態度。不過,行動和態度都是好的,但是效果似乎沒有那麼好,使遼籃的綜合實力彷彿還不如去年,起碼去年還有一個25連勝呢。

平心而論,遼籃今年的這種局面,不能說沒有人爲的因素,當初拍板敲定史蒂芬森,完全是爲了彌補鋒線而着想的,但是忽略了遼籃本就疲軟的外線。說穿了,還是結構上的不盡合理。由此也基本上得出一個結論,假如下賽季遼籃管理層還不吝嗇投入的話,那麼就在本土有些即戰力的鋒線或內線球員的引入方面下點功夫吧。比如內線的王徵,鋒線上的劉冠岑,今夏都是合同到期,至少都有考慮的空間吧?當然,至於小外援的選擇,還是有外線能力的爲好,遼籃不能丟了外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