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石窝村前些年经济收入较低,在国家启动储备林项目时,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顺利流转土地1533亩,村民领取承包费的同时也可以外出打工,实现经济双丰收。”郭学海说:“下一步,我们会努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宜居、观光、采摘、美食于一体的特色村庄,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有困难找共产党员,有党在咱怕啥呀!”走进江石窝村,很多村民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60多岁的孙振峰家,养了15只羊,种了2亩大棚和2亩果树。前不久,眼看着大棚里的香菜就得收割上市了,可两个儿子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回家,一下子愁坏了孙大爷和老伴儿。“您别急,我们来想办法。”村“两委”一声号召,一群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纷纷拿起工具,自发到大棚中帮忙除草、收割香菜。

“病毒无情、村庄有爱。”江石窝村“一肩挑”郭学海用浓重的乡音说:“谁也没考虑自家的事儿,都想着能为村里干点啥,守护好我们的村庄和百姓。”

为了抗击疫情,村里只留一个进村路口,卡口值守人员都是志愿者和村干部,大家不计报酬,没有怨言,24小时坚守岗位。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今天这家送几箱方便面、火腿肠、面包,明天那家把煮好的饺子和鸡蛋送过来,后天又有几家送水果。最让值守人员感动的是,村里99岁的老党员刘绍荣,叮嘱79岁的儿子务必送来100元钱,还让儿子捎来一句话:“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党和国家救济照顾我们娘儿俩,这次国家有难了,赶着我有口气在,也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郭学海相信,只要大家一条心,跟党走,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江石窝村前些年经济收入较低,在国家启动储备林项目时,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顺利流转土地1533亩,村民领取承包费的同时也可以外出打工,实现经济双丰收。2019年,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41万元。

实现乡村振兴,还得美化村庄环境、提高村民素质和技术水平。郭学海介绍,如今,村里已基本完成了“厕所革命”,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提升改造了文化长廊,计划打造“一环、两街、三堂、七园”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同时,还成立了农民素质学校,截至目前,已有219人取得了农村经纪人、电焊工、铲车、种养殖等培训证书。

街道新了,巷子亮了,庭院美了,口袋鼓了,村民的心情舒畅了。“这不,前不久又被评上了‘五星村’,大伙儿干劲更足了。”郭学海说:“下一步,我们会努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宜居、观光、采摘、美食于一体的特色村庄,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天津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