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夜读 | 儿时记忆中的自来水

本期作者:谢绮频丨今日主播:张绚

我小时候家住朔门的永宁巷,永宁巷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东面到底的巷尾叫巷屯,就是海坛山脚的温州二中,西边通到解放北路,叫巷口头。

在永宁巷不到巷屯的一个路口,北走向的小巷是永宁巷38弄,这条弄也是连着七枫巷和打绳巷的巷屯,再走出来就是水门头。南走向的叫“罗汉巷”,在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的一个叉路边,有一个小小的瓦房,一扇门开在朝南的罗汉巷口,一个四方形的窗户朝东,正对着巷屯的海坛山。

窗子前面,竖立着两个水管,水管上面各按着两个水龙头,一位常年穿着黑色对襟、梳着油光发髻的老太太就坐在小房子里,掌控着这两个水龙头,上世纪70年代初,自来水对温州市民来说还是很稀罕的生活必需品,每天必须挑着水桶去排队购买,虽然很便宜,1分钱给两大桶,但必须要排队,接取,然后抬回家倒到水缸里,这样下来,有时挑两桶水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前几天特地去永宁巷看了这个取水的房子,还在那里,只是修复成了朔门社区老年人协会的用房。

因为物以稀为贵,这个取水口,不止供应永宁巷的居民,连兵营巷和罗汉巷及部分七枫巷的居民也得供应,所以这个取水口的老太太就像一个权力极高的领导,掌管着我们每天的生活饮用水。

每天天蒙蒙亮,当她起床打开窗户时,外面也许早已排起了长队等待她开了水龙头的锁接取水挑回家使用。

在我的家里,有两个水缸,一大一小,大的是负责日常生活的水,大的大概可以储存120多公斤的水,也就5大桶的水,小的是负责日常的饮用水,小的只能蓄水50公斤,也就是2大桶的水。因为家里的祖母和祖父说自来水的漂白粉气味太浓了,还是喝山边水井里的水好。

说到这山边的水井,就是海坛山温州二中边上的那口井,以前不知道井名,为了考证这口井的名字,特地跑到二中去看了,才知道叫永宁坊井,这口井的历史要追溯到魏晋的郭璞,是郭璞建温州城时即开凿的二十八口井之一,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现在已经变成了省级文物。

这口井原来在温州二中的围墙外的,一条非常狭小的弄堂里,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北边是温州二中,南边是118医院,东边靠着海坛山脚下。从永宁巷的巷屯到底的北角小弄里进去,大约100米左右,有个四方的天井,四围高墙围住,这口井就居中摆着,这口井里的水常年涌出,非常清澈,只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某一年,温州大概有40来天的大旱,这口井边,是日夜围满了人,人们用铅提桶在井底刮水,那段时间,这口井成了周边一带百姓的救命泉。

而洗衣服是舍不得用水缸里的水的,一般是到家对面的小弄里的一户大宅院的水井里提取的,这里井的路程比较近,用两只铅提桶一手一提地提回家洗的,或者也用大的水桶抬回来洗的。因为这口井的水,水质不适合饮用,只适合洗刷。

每当下雨天,就是家里打扫卫生的好时光,拖把直接放在门口的屋檐下泡洗后,把家里的地板拖了,脏了的拖把又放在屋檐下的水沟里泡洗干净,再进屋拖地,一直这样循环着,直到把家里的角落打扫干净,而此时,家里所有能盛水的器皿都会搬出来放在屋檐下去接水,下雨天是不适合外出挑水的。

少年时代的夏天,每天的一部分时间都消耗在排队取水和抬水中,早晨的两桶水和傍晚的两桶水,要来回八趟路,因为刚开始是与邻居共享肩膀的。随着弟弟的长大,开始了姐弟的抬水之路,每天的八趟路程减少到四趟路程。记得小时候,每当抬水时,幼嫩的肩膀上总是铺一块叠好的毛巾。那时,家里的米缸和水缸满了,大人的人生就非常地满足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对面那些大宅院里有十几户住家的家庭,就集体报装了自来水,在院子里装上了水龙头,水龙头上盖上一个铁罐子,锁上锁,家家户户分一把钥匙,只要开锁就可以用水,他们就再也不用去巷屯里抬水和挑水了,令我们这些对门的散户人家特别地羡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进入了温州自来水厂工作,家里终于也装上了自来水,还把这福利分给了左邻右舍,他们也用上了自来水,当然,家里的水缸还是要的,水龙头就装在水缸上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