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查出“黑石号”的身份,沃特法一边继续着打捞工作,一边和专家一起开始对沉船来历进行研究。甚至在关于亚洲沉船的考古报告中,也找不到与“黑石号”任何蛛丝马迹,加上在打捞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现航海日志装、船单和地图。

1998年9月,德国人沃特法发现了唐代宝船“黑石号”后,就立刻展开了对“黑石号”的打捞工作。在清理掉表面的沉积物之后,整个沉船残骸完整地呈现出来。由于整个船身沉没在海泥中,所以船体保存得比较完整。随后大量的精美瓷器、金银器物和珍贵珠宝被陆续打捞出水,“黑石号”中大概有六万多件的器物,几乎都来自中国。

宝船“黑石号”满载中国文物,身份却是“阿拉伯血统”?

德国人沃特法

在从“黑石号”上打捞出来的一个瓷碗上,刻有几个清晰的汉字——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这小小的一行字,为探索沉船年代,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宝船“黑石号”满载中国文物,身份却是“阿拉伯血统”?

宝历,是第十五任皇帝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宝历二年,也就是唐敬宗登基的第二年。这样就可以推断这艘船的沉船时间,应该是公元前826年之后了。也就是说这艘古船已经在海底沉睡了近一千二百年了。既然“黑石号”上的器物大都是中国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判定“黑石号”就是一艘中国船呢?

宝船“黑石号”满载中国文物,身份却是“阿拉伯血统”?

黑石号复原模型

为了查出“黑石号”的身份,沃特法一边继续着打捞工作,一边和专家一起开始对沉船来历进行研究。可是在查遍了古代关于亚洲水域的史料记载,竟然没有任何关于这艘船的信息。甚至在关于亚洲沉船的考古报告中,也找不到与“黑石号”任何蛛丝马迹,加上在打捞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现航海日志装、船单和地图。

看来要弄清“黑石号”的来历只能从沉船本身和文物着手了。那么,这样一艘满载器物的无名字、无线索、无记载的“三无黑户”沉船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宝船“黑石号”满载中国文物,身份却是“阿拉伯血统”?

为了弄清“黑石号”的来历,沃特法决定将一块船体木材的碎片送到考古木材研究所,进行专业的年代分析,希望以此打开突破口。

很快,检测结果就出来了。“黑石号”上所用的这种木料,叫“缅茄木”,别名“菠萝格”,是红木的一种。

宝船“黑石号”满载中国文物,身份却是“阿拉伯血统”?

缅茄木

红木从我国古代开始,就是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料。它结构细、质重硬、强度高、耐腐蚀也是制造船舶的首选硬木。古代的时候,这种红木只有非洲塞内加尔到乌干达一代有出产,而“黑石号”上的木材,出自公元700年至900年,这个时间段内只有阿拉伯人会使用这种木料造船。难道这艘沉睡在海底千年的沉船,并非中国船,而是来自古代的阿拉伯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