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孩子跟妈妈相处的时间更长。从哺乳期开始,孩子就跟妈妈有着更长的相处时间,孩子从小就接受着母亲的呵护和关怀,孩子离不开母亲的照顾也很自然,所以才会不停地想从母亲身上寻找安慰。

导语
很多宝宝总是和妈妈比较亲近,在人前开朗活泼、爱说爱笑的孩子一到妈妈面前就成了"小哭包",闹着要妈妈抱。很多宝妈们都不知道,其实孩子这样的表现藏着他们的小心思,妈妈们可要多花时间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凡凡是我朋友的儿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了。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凡凡不愿意跟小朋友坐一桌,硬是要跟妈妈坐在一起,回家路上还吵着要妈妈抱。那天我朋友一直没闲着,光顾着照顾孩子了。
之前有一次去凡凡家,他妈妈还没有下班回来,凡凡还主动给我拿零食、倒水,在我印象里他一直是个很开朗热情的孩子。只是有妈妈在身边的时候,他就一个劲儿地撒娇,我朋友为此也很头疼。

穆尼尔·纳索夫曾说: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
可见妈妈在孩子的生命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妈妈和孩子的联系从妈妈怀孕期间就已经建立了起来。对于孩子在妈妈面前容易变得脆弱这种现象,宝妈们有没有想过具体原因呢?
首先,孩子跟妈妈相处的时间更长。从哺乳期开始,孩子就跟妈妈有着更长的相处时间,孩子从小就接受着母亲的呵护和关怀,孩子离不开母亲的照顾也很自然,所以才会不停地想从母亲身上寻找安慰。

其次,孩子和母亲更容易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这一点在全职照顾孩子的妈妈们身上得到了更好做的体现,由于母亲和父亲在孩子面前所树立的形象不同,母亲往往是更愿意理解、呵护孩子的一方,孩子在觉得焦虑、紧张的时候会更想得到来自母亲的关爱。
最后,孩子在生理上与母亲就有天生的亲近关系。孩子天生就与母亲有着更加强烈的联系,由于在孕期内,孩子就已经熟悉了母亲的声音、呼吸等等,在孩子接触世界以后,母亲能够给孩子一种归属感,这也是孩子常常想和妈妈抱抱的原因。

以上几点原因,都是由于孩子与母亲建立了天生的依恋关系,依恋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呵护,从而减轻对恐惧的不安、紧张。良好的依恋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刺激,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很多宝妈都害怕宠坏孩子,对孩子的撒娇向来都是持消极态度。但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撒娇的原因其实很暖心。面对孩子撒娇,家长还应该对思考了解孩子的心思,做出最正确的回应。

一、妈妈们别"狠心"拒绝,而是适当地回应孩子。当孩子撒娇想要妈妈陪着玩玩具时,妈妈先别急着拒绝,而是先想想"今天是不是没花时间陪孩子?",如果确实是这样,那可以先花上几分钟陪孩子玩,"抚慰"一下孩子的心灵,再告诉孩子:"宝贝,你先玩一会儿,妈妈累了,想休息一下。"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能够理解妈妈的,也会明白妈妈也需要休息,不能过分地"赖着"妈妈。所以,比起狠心拒绝孩子的请求,不如先思考孩子为什么这么希望妈妈陪伴,等给了孩子适当的回应之后,孩子就能更进一步理解妈妈了。对于孩子和妈妈双方来说,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二、多抱抱孩子。肢体语言上的关心和鼓励是孩子的动力源泉,有时候跟孩子讲一堆的道理,都不如一次击掌、一个拥抱来得有力。因此,与父母的肢体接触是孩子安全感必不可少的一大来源
三、爸爸也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呵护。身为父母,不仅要各司其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爸爸应该和母亲一样,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呵护,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下长大。

孩子的"撒娇"常常让妈妈们陷入两难境地,家长既不忍心看着孩子哭,又不愿意宠坏孩子。实际上,在孩子撒娇时父母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情绪来源,如果孩子确实需要母亲的安慰与呵护,家长可以放心地"宠一宠"宝宝,这样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温暖与安全感,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