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世明說,但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考慮到他曾途徑武漢逗留了一天,社區服務站只給了母親成爲防疫志願者的機會。肖世明先第一時間向社區居委會要到消火栓平面示意圖,通過實地走訪將堵塞轄區消防通道的車輛和垃圾全部清除。

今天,是衢州鳳凰中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長肖世明未按時歸隊的第52天,卻也是他成爲援漢消防突擊三分隊三班副班長的第18天。

錯失成爲防疫志願者

轉身援漢衝在最前面

今年春節,肖世明準備回老家湖北荊州與父母團聚。休假審批下來後,肖世明趕在春節前幾天開車前往武漢。他說,兩個兒時的好友在武漢工作,得知他今年休假回老家過年,三人相約一起開車回去。

1月21日,肖世明和兩個好友安全到家。此時,疫情正悄悄“嶄露頭角”。沒過幾天,它便瘋狂“席捲”全國各地。荊州,也被列爲全國疫情“重災區”。

眼看防控疫情工作急需人手,肖世明坐不住了。“我和母親立即在當地社區服務站報名了防疫志願者。”肖世明說,但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考慮到他曾途徑武漢逗留了一天,社區服務站只給了母親成爲防疫志願者的機會。

“我理解工作人員的顧慮,嚴謹一點是對的,但作爲一名消防指戰員,我懊惱自己沒能第一時間衝在最前面。”

3月5日,中國應急管理部發出動員令,號召滯留湖北的消防員組建“119援漢黨員突擊大隊”增援武漢。這可把肖世明激動壞了,“我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還能夠和大家一起並肩作戰抗擊疫情。”

但肖世明的父母,很擔心自己的兒子。儘管那時候武漢的確診病例人數在慢慢下降,可作爲全國疫情第一“重災區”,他們擔心兒子稍不注意,就會“倒下”。

“我今年28歲了,我從不會對我爸媽撒謊,我告訴他們,‘支援武漢結束,我一定會平安歸來’。”聽到了肖世明的保證,他的父母多了一份理解和放心。

第二天,肖世明抵達武漢。他被編入援漢消防突擊三分隊並擔任三班副班長,主要負責武漢市礄口區韓家墩街道一社區防疫執勤巡邏、物資運送、防疫宣傳,突發事情處置等任務。

大不相同的工作

他努力體會學習

據瞭解,該社區共有7個防疫管控點,包含6000多戶,16000餘人。而在這7個防疫管控點中,其中有6個防疫管控點出現確診病例。

此外,這個社區老年人偏多,他們習慣每天出門聊聊家常,這樣一來,人員聚集問題頻頻出現。

肖世明面對複雜的社區情況,有些小壓力。“以前在隊裏主要工作還是滅火救人,現在要和大伯、大媽、叔叔、阿姨講通居家隔離的道理,還是有些難度的。”

肖世明先第一時間向社區居委會要到消火栓平面示意圖,通過實地走訪將堵塞轄區消防通道的車輛和垃圾全部清除。煥然一新的小區面貌,讓居民開窗通風時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同時,肖世明和組員承擔起爲居民發放蔬菜、代購水果的任務。通過駕駛城管巡邏車送物資的過程,使用大喇叭進行防疫防火知識宣傳。

“這樣下來,我認識了轄區不少居民,也一一說服了那些‘閒不住’的人能夠安心呆在家裏。”初見成效的工作,突然被轄區一位老人的過世而“打破”。

當時,殯儀館的車輛停在了小區大門無法進入。按照規定,轄區進入疫情管控後,外來車輛不允許進入小區。

但去世老人的家屬無法理解,情緒十分激動,還和小區保安吵了起來。就在矛盾即將升級時,肖世明帶着社區書記來到了現場。

經確定,老人去世原因是年紀較大而正常離世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和社區書記商量採取人性化處理,把大門打開,將去世老人運出。”肖世明說,去世老人家屬的情緒得到了緩解。

在援漢防疫期間,肖世明帶領組員搬運、分發各類生活物資累計24噸,每日巡邏約15公里,勸阻疏導羣衆4000人次,幫助行動不便者拎送物資400餘包。

轄區居民被深深感動,送來親手做的飯糰、四箱礦泉水、防手被勒的紙巾等暖心物資。“我們用心服務保護轄區居民時,也在收穫暖暖的心意。”肖世明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