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誠信?誠信包括誠實和守信兩個方面,其中,“誠”更多地指“內誠於心”,“信”則側重於“外信於人”。有“誠”必有“信”,有“信”需有“誠”,兩者相融相通,合爲一體。

簡言之,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日常行爲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其含義是指待人處事真誠、正直、講信譽、守規則。爲了直觀而又感性地領會誠信,我們再來看看幾則經典的誠信故事。

古今中外,關於誠信的故事不勝枚舉。有些故事,歷久彌新,經久不衰,具有永恆的價值。例如,曾子殺豬教子、劉廷式堅娶盲女、李嘉誠的誠信創業、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就是極具啓發意義的典型案例,世代相傳,永垂不朽。

哄騙小孩,已經成爲大人們的慣例。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哄騙小孩比哄騙成人更具危害性。因爲小孩缺乏分辨能力,無法區分哪是善意的欺騙,哪是惡意的欺騙,只會將他們統統定性爲“騙人”。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對於我們教育子女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儒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去集市,年幼的兒子吵着要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喫。”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四則小故事,帶你領悟“誠信”的深刻涵義

這話本是哄孩子,過後,曾妻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裏的一頭豬殺了。妻子見狀便說,“我只是跟孩子說着玩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以父母作爲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在一個家庭內部,犧牲利益以堅守誠信,似乎不足以顯得偉大與正直。如果要我們選擇有損自己利益的事情以維護誠信,尤其事關個人重大財產、幸福甚至生命,其誠信品質便天地可鑑、日月可昭。

劉廷式堅娶盲女的故事,可謂“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的典範。劉廷式是北宋齊州人氏,在蘇軾赴任密州(今濰坊市諸城)太守時,前來接風洗塵的正是密州通守劉廷式。當時年約四十歲,衣着樸素,待人誠懇。在他年輕時發生了這麼一段故事,爲人們津津樂道,也贏得了蘇軾的信任與讚美。

劉廷式年輕時與鄰家女子定有婚約。不久,他進入太學讀書,闊別家鄉,寒窗苦讀,最後考中進士。五年後,當他返鄉時,鄰家老翁已經過世,家道頓然中落,鄰家女子傷心悲痛以致雙目失明。但是,劉廷式沒有因此違背婚約,選好了良辰吉日準備完婚。更讓人感動的是,當女方以“雙目失明,形同廢人,且門不當戶不對”爲由而退婚時,劉廷式仍然情真意切,堅守承諾,娶了這位盲女。他們組成的家庭,其樂融融,育了兩子。

後來,在劉廷式到密州做官之際,盲女因病逝世,劉廷式悲痛欲絕,哭得很傷心。在密州,太守蘇東坡曾對劉廷式說,“我聽說悲哀是由於愛念才產生的,愛念又是由於美色而引起的。你娶了盲女,愛從何而生呢?”劉廷式回答,“我只知道死去的是妻子,所哭的也是妻子而已,忘記她是失明。如果因爲美色而產生愛念,因爲愛情而產生悲哀,一旦美色衰退便愛念斷絕,那麼,哪還有所謂的情與義呢?”

或許我們認爲,在愛情婚姻、人生道路等方面,爲堅守誠信而放棄外顯的利益與回報,也許是因爲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在商場、戰場等方面,利益原則是第一位的,誠信至多隻是一種策略。

對於戰爭,本身就是矛盾的激發,雙方屬於你死我活的鬥爭,處於非正常狀態,自然是兵不厭詐,無法討論誠信。

但是,戰爭往往是由於無法達成共同協約或者單方破壞協約而產生的衝突,正是誠信缺失的表現。最好的交往方式,就是永遠不要有戰爭,都通過協商和平解決。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就是不同力量此消彼長的過程,就是不斷鬥爭的過程。對於商業活動,雖然其價值取向正是獲取利益的最大化,但這是社會正常運行與不斷發展的基礎,誠信不可缺位,且是第一位的。

例如,李嘉城白手起家,勤勞致富,走了一條誠信創業的道路。

創業初期,他的資金極爲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訂貨,但提出需要富裕的廠商作保。李嘉誠跑了幾天,仍無着落。在找不到擔保人的情況下,他仍然研製新產品。當拿到新樣品之後,他去找外商,一切據實以告。外商被他的真誠所感動,不但在無擔保的情況下跟他簽約,還預付了貨款。

四則小故事,帶你領悟“誠信”的深刻涵義

李嘉誠說:一個有信用的人比起一個沒有信用、懶散、亂花錢、不求上進的人,自必有更多機會。當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後,成功、利潤便會隨後而至。

一個人有誠信,大家都有誠信,這個社會就有誠信,其組建的國家就有誠信。反之亦然。作爲一個故事,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不只是讓我們看到了個體的誠信,還讓我們看到了集體的誠信。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裏矗立着“南北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每年祭奠亡靈的人絡繹不絕。美國第十八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任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坐落在公園的北部。陵墓高大雄偉、莊嚴簡樸。陵墓後方,是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一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陡峭的懸崖邊上。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墓,與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只有一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邊的一塊木牌上,卻記載着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1797年,這片土地五歲的小主人不慎從這裏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一個要求,即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爲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下來。

四則小故事,帶你領悟“誠信”的深刻涵義

滄海桑田,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輾轉賣過多少次,也不知換過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仍然還在那裏,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整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爲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

一個偉大的歷史締造者之墓,和一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又一個一百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爲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裏。那時,剛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一百週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週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四則小故事,帶你領悟“誠信”的深刻涵義

錢小二有話說:

傳誦這些故事,雖然難以讓我們立馬建成一個誠信社會,但能讓我們找到誠信的榜樣,體會誠信的含義,從感性的角度更加重視與關注誠信問題。

建立誠信社會,從你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良好信用,畢竟咱們正在走入信用經濟時代,以後好信用就是財富哦!

四則小故事,帶你領悟“誠信”的深刻涵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