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说:人们只关心成功的方法,却没有人关心失败的原因。

最近新上映了一部叫做《嗝嗝老师》的印度电影,如同早年的经典《放牛班的春天》一样,这部教育题材电影将焦点再次放在了“好老师”和“差学生”的身上,一方面展示了老师这个职业本身附着的执着和大爱,另一方面也阐述了带着有色眼镜的“教育”对一部分弱势群体的根源伤害问题。

世界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

电影讲述了患有图雷特氏综合征(又名抽动秽语症,患者会抽动和发出怪叫)的奈娜坎坷的经历,生来就异于常人的她有着对知识强烈的渴望,可她一度被数十所学校拒之门外。

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一所学校向她抛出橄榄枝,更幸运的是,校长为奈娜消除了歧视与嘲笑,让她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奈娜深受触动,自此下决心投身教育事业。

多年过去,奈娜获得了教育学学士、理学硕士双学位,即使优秀如斯,奈娜仍然陷入了同当年别无二致的境地。一场又一场的面试,一次又一次地拒绝,这种一旦紧张就会更加严重的病症,使奈娜被质疑能否成为一位合格的老师,就连奈娜的母校圣蒂克也接连五次将她拒之门外。

最终,圣蒂克同意给她一次机会,然而这背后却是她无法预料的隐情。

原来,因为征用土地,原本只招收中产或富裕阶层的圣蒂克,招收了14名来自贫民窟的问题学生列为F班,可万般方法用尽,没有一位老师能够收服这群孙猴,奈娜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全校最差最野的班级。

起初,奈娜被百般刁难嘲笑,但在仔细观察后她发现,这群孩子之所以顽劣,源于他们自身的家庭问题与性格问题,加上学校其他班级的歧视,以及整所学校对他们的放弃,整个F班愈发叛逆。

了解之后,奈娜一个个进行家访,任他们谩骂闹腾,却仍旧如春风一般,渐渐的,这群孩子不再排斥奈娜,而是觉得,自己要为这位老师争口气。在奈娜的教育下,F班的孩子如同吸水的海绵般疯狂吸取知识的养分。

终于,F班迎来了证明自己的一次考试,令人吃惊的是,甚至有孩子考到了年级第一,然而一个来自于A班的阴谋却导致F班被误会作弊,整个F班连同奈娜被一并开除。

阴谋者沾沾自喜的向老师炫耀,F班终于滚蛋了,却引起了这位老师的深深自责。最终,一切水落石出,奈娜恢复工作,并凭借出色的教育方法成为了这所学校的校长......

如果教育本身都存在不公平

影片虽带有戏剧化的成分,结局也算完满,但里面大家对于“弱者”和“贫穷者”的教育和对待方式,最是令人难受。

它展示给大家一个赤裸裸的现实:贫困家庭或者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他们的小孩往往更容易受到“教育歧视”。

片中的嗝嗝老师,小时候的经历对于她来说是幸运的,当时的校长虽然看到了她的缺陷,同时也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求和发展潜力。

当老师后,显然她没有当初那么幸运,此时的校方看不到她教书育人的职业能力,只看到她是一个“生理不健全者”,最后在她的执着下,“勉强”交给了她一个“差班”。

对于F班里的那群贫民窟的学生也一样,学校才不管他们的将来会如何,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群人生还没怎么开始的孩子已经“无药可救”,幸运的是,这让他们碰到了嗝嗝老师,让他们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那帮合唱团的小孩一样:拥有了一个机会,并获得了重新选择一次自己人生的机会。

许多孩子,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

《北京折叠》这本书,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里面讲述的就是主人公“老刀”为了让女儿能上一所好学校以实现阶级跨越,冒着风险去送信的经历,故事的时间和空间虽是提前设定的“虚构场景”,但故事本身反映出妥妥的现实。

英国《金融时报》针对此事说过:城市阶层正在以物质力和行政资源调动力进行区分,分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将来虽然身处同一个城市,却熟视无睹地擦肩而过。

为什么出身贫寒的人这么难以跨越阶级?因为贫穷治下的环境、教育、见识乃至你能想到的所有资源,都因为贫穷而被限制和固化;

但事实呢?穷人家的孩子并非因为有着穷困的基因所以世代贫穷,如果给他们稍微多一点的机会,一样可以实现跨越。

前段时间,在哈佛的亚裔歧视案中,曝出了“捐栋楼就可以上哈佛”这样的新闻,他们的招生负责人还回应这件事是“再正常不过的”;

用良好的经济能力去换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按道理说无可厚非,可问题就在于这个“换取”的手段太过难堪和直接了。

这就如同你可以花钱去给孩子买一架好钢琴请个好老师让他努力学习琴艺最后考进音乐学院,但你不能直接给他花钱“办”进音乐学院一样,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富人阶层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显得易如反掌,因为楼不是谁都有那么经济能力去捐的。

于是,但凡有了打破阶级的例子都可以被称为奇迹,像《起跑线》、《传奇的诞生》都被人视为励志的典型,足以见得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所谓的“差生”,一开始就是差生吗?

就像电影里的差生们,差的原因并非是他们本身,因为背负着歧视遭受着教育的不公平。

而一个人天生的残缺、家境的贫寒是这个人本身的错么?如果连教育都向他们施与冷眼,那有罪的就是教育。

不知大家在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被分过“快班”和“慢班”,划分的机制很简单:考试分数。

考试分数高自然会归为学习好的一列,考试分数低的,就被归到差的部分去了。长此以往,在快班的慢慢有了优越感,而被分到慢班的孩子,也渐渐觉得自己也就这样了,大家都适应和接受了这样一种结果。

但“差生”有没有逆袭的可能性呢?

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的求学生涯中,有没有一个老师让你特别难忘和想去感谢他?相信每个人都有,我们会遇到很多老师,但往往令我们记住的,永远是那个曾经对我们个人投注过爱和精力的人。

这时,我们都忍不住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一直都在那个老师的教育下,我会不会变得跟现在更优秀;或者,如果当初我没有遇到他而他也没有给过我一些能量,我是不是就不是今天的我了。

这个现象其实特别有意思,恰恰也是我们这部分要说明的问题:“差生”一开始就是差生吗?他是被他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影响出来的结果。

真正伟大的教育,是帮助穷人家庭实现成功

教育是一件饱含情怀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世界再黑暗,也总有一群人带着光,和需要的人一起穿越黑暗。

美国作家保罗·图赫的新书《HELPING CHILDREN SUCCEED》,就是讲美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如何帮助穷人家庭孩子成功的事情。

单纯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国外的方式相比国内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国外教育大多以鼓励为主,不轻易放弃一个孩子,确实是他们的常规操作,而对孩子更加有耐心,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习惯。

西方国家的教育与我国教育的差别在于,一个注重素质,一个注重应试,两方优劣皆有,即使如此,仍旧是有学校的地方皆有“差生”。

但不可否认,学生的数量决定了老师在每个学生身上花的心思,国内教育,初中一个班的人数就多达60,更不要说高中,一个老师带好几个班便是几百人的工作量,挨个做家访已是不可能,更别说焦头烂额之际还要和颜悦色搞清楚每个学生的所思所想。

所以,西方教育的优势无法发否认,毕竟小而精也意味着每个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这也是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留学的理由之一。

但其实没有什么地方真的能做到有教无类,盲目的出国和盲目的不出国都是冲动的,国内的“应试”和“监督”机制,和国外自律的学习氛围,家长们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孩子更适合哪一种教育模式。

被父母失望的谩骂,强行背负着不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即使努力学习也可能收效甚微,这样的境况何尝不是让所谓的“差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种教育的不公平呢?

究竟怎样才能使教育实现公平呢?其实电影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选择最适宜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不以人的出身作为歧视的理由,不因一个人肢体的残缺而否定其健全的大脑,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成长中,父母和家庭是影响他的标杆,教育中,老师和同学是影响他的标杆,这个过程中,其实天赋和社会机制的影响反而不那么大了。(更何况大多人根本到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所以,无论孩子天赋如何,社会机制如何变化,这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在孩子周围影响着他的那些人——你们、我们,是否会把天赋和客观条件当作理所当然,让孩子去低头顺从而不是鼓励改变。

我贫穷,就应该是差生吗?我是“差生”,就只配接受差的教育吗?我们每位父母,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责任、有使命去打破缚在每个孩子身上的那层叫“有色眼镜”的东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