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來看黃阿嬤的房屋時,養女婿郭先生說:“這些慈濟人太用心了,做得非常好,這幾天都是從早忙到晚,像自己家人一樣。”

圖說:志工在修繕後的房屋裏,掛上靜思語及紅燈籠。黃阿嬤看着牆上的靜思語,口中念着:“有愛心,就有度人的力量。”

三無走不出 志工走進去

八月十七日,經過街道幹部的提報,慈濟志工走進居住在廈門老城區鷺江街道,九十三歲獨居老人黃阿嬤的家。黃阿嬤曾經是陪嫁丫鬟,終生未婚,領養過一個養女,可惜在二十三年前就已往生。

如今的黃阿嬤年事已高,身體機能也已退化,走起路來需靠支撐物挪動,兩耳聽力很弱,溝通時要貼在她耳邊大聲說話,纔可以聽得見。但黃阿嬤生活上依然很自理,堅持自己煮稀飯、洗澡。六十二歲的養女婿郭先生每週常來看望阿嬤,並送上煮好的菜和水果。

黃阿嬤臥室七點五平方米,二十八年前養女婿郭先生蓋的。年久失修,牆體破舊不堪,不時掉落的牆灰,讓她眼睛難受,皮膚癢。阿嬤皮膚常常癢到晚上睡不着,用兩支鋁合金條搔背,搔到破皮流血,後背留下一道道疤痕。

郭先生也曾要修繕房屋,需要修半個多月的時間,黃阿嬤不同意住外面。她說自已年紀大了,過一天是一天,俢繕房屋沒有用,不想總麻煩別人。

“哪怕能給在地獄般生活的人,看到一天來自天堂的光,也是功德無量。”慈濟人謹記證嚴上人的開示叮嚀,邀約社區工作人員、郭先生一起圓老人睡好覺的願望,修繕房屋,改善居住環境。

合力付出圓願 人間溫暖不離

2018年9月28日上午,一羣身着藍天白雲、灰天白雲、背心的慈濟志工自帶着鏟子、拖把、水桶等工具,行走在曾經繁華老城區開元路,拐進南豬行巷。小巷狹窄,時而三兩臺階,七彎八轉來到黃阿嬤家中。

志工左攙右扶,先將黃阿嬤安頓在鄰居家中,選了一個可以看到外面場景的位置坐下,邊看志工打掃的情況。

志工翻開阿嬤的牀,準備搬出房屋,頓時灰塵飛揚,滿地皆是腐爛的雜物。志工鄭專生馬上用噴霧器噴水,以減少瀰漫在空中的灰塵。不足一米寬的過道,志工接力將屋內的物資,一件一件搬到好不容易纔清出的空地。

儘管阿嬤的家當不多,但狹小的空間,實在無法容納,志工只能接力將物資放在屋頂。一位志工在屋頂接應,一位站在木樓梯上,兩位在後面往上推,四位志工合力將物資、牀墊搬移到屋頂上放置。

鐵欄杆的鏽跡斑斑早已脫落,只見時光在鐵件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有的志工用鋼絲球,有的用砂布,或高或低,先去除鐵鏽。

第二天,9月29日誌工再次前往阿嬤家。志工接力把牀墊再搬上屋頂,衣物搬下來整理。志工黃金華和孫金環把阿嬤的四季衣物逐一打開,重新按季節裝袋、晾曬,並在各袋上貼標籤,便於儲藏、取用。整理中,志工看到阿嬤往年領的大愛感恩毛毯,倍感親切。慈濟和阿嬤因緣久遠,愛和關懷一直都在。

志工清理廚房和衛生間,把所有用品一一清洗乾淨、擦乾。原來灰塵堆積、雜亂的廚櫃,經志工的整理,變得井井有條。

從路邊扛到阿嬤家有很多拐彎,材料長不好走,幸有志工協作完成。身爲實業家的志工雷章麗表示未曾想也能搬木材,還扛了三趟。

剛上完夜班的志工楊志虹,表示搬木材是自己從未做過的,大家齊心協力,就會做得歡喜,也就不覺得木材重了。

施工人員劉家立先生一直說裝修牆壁和天花板至少要做三天。鄭專生協助裝訂木板牆時,不時與劉先生說:“考慮到老人家的安全、作息時間、身體情況,施工時間請儘量不要太多天。”

第三天,9月30日,考慮到房屋長期經雨水滲透,志工擔憂屋內墻壁受潮,爲了延長木板牆的使用壽命,增加房屋外墻體防水施工。

志工先將墻壁邊緣的路面鋪上報紙,以免外墻漆滴落地上,不易清除。五、六位志工輪流粉刷外牆,也粉刷鄰居家外牆。

志工凌明新做劉先生的助手,加快裝修進度。用餐時,劉先生還一直在趕工。他說:“太累喫不下,被你們感動,只想着今天要做完。”當晚上六點天花板最後一塊板裝好,志工高興鼓掌,滿頭大汗的劉先生楞了一下,也跟着鼓掌。今晚阿嬤可以安穩覺了。

志工溫情相伴 阿嬤歡喜展顏

黃阿嬤手沾到油漆,志工孫金環和黃金華用溫水兌洗手液,輕輕地把阿嬤手擦洗。阿嬤腿腳不利索,身材高大的孫金環屈蹲着,輕揉細按小腿到腳底。習慣侍候別人的阿嬤,一直不肯讓志工剪指甲,孫金環說:“把我當女兒吧!”她才勉強接受。

孫金環還給阿嬤的背部噴灑淨露,一邊輕輕地拍,一邊吹氣,爲阿嬤止癢潤膚。阿嬤笑呵呵稱讚志工:“很歡喜,你們大家都是笑臉。”

阿嬤有一個多月沒理髮了。志工林錦雄特意放下店裏的事,前來爲阿嬤修剪頭髮。理完髮,志工拿鏡子給阿嬤看,阿嬤左看右瞧很滿意,她說:“剛看到穿工作服(志工服),以爲是外面叫來的師傅。哦,是慈濟。”

志工黃德欣給阿嬤帶來淨皁,她接過淨皁後,愛不釋手。志工告知她淨皁是純天然草本做的,沒有化學成分,對皮膚比較好。

志工張玲玲拿《慈濟》月刊給阿嬤看,看到圖片,有年紀一百多歲的志工做環保。黃阿嬤反覆說:“你們做慈濟真好,我若是五十歲,就跟你們做慈濟。”阿嬤看到月刊上有證嚴上人的照片,特地在前一頁折角做記號,她說:“以後早上洗完臉,我要先看看師父,再喝茶做飯。”

共結好人緣 共享慈濟緣

圖說:志工孫金環清理排水溝的堵塞物,她覺得幫助黃阿嬤房屋修繕的同時,也要與左鄰右舍結好緣。

“趁還沒有天冷的時候,把房屋修繕好,帶給老人一個嶄新、乾淨的環境,安度晚年。”孫金環覺得幫助阿嬤房屋修繕的同時,也要與左鄰右舍結好緣。

志工爲阿嬤修繕後的房屋,添置新牀、牀頭櫃,掛上窗簾。牆上掛靜思語、油畫及紅燈籠。煮上滿滿一鍋湯圓慶祝阿嬤住新居,志工同左鄰右舍分享湯圓也帶上慈濟人的祝福。

兩天來,鄰居周女士也爲志工準備開水,泡玫瑰花茶。提供自來水及場地。志工徵得周女士的同意後,主動幫忙清理竈臺。周女士說:“原本黃阿嬤的房間像垃圾桶,什麼東西都往裏放,女婿要清理,她都不肯,現在簡直是天翻地覆,煥然一新。”

周女士說:“大家都在看,好幾位鄰居站在窗外看阿婆的房間,人人都說‘唉喲!裝修得很好!’”周女士還找出珍藏多年的冬令發放證嚴上人慰問信,表示自己曾接受慈濟的照顧多年,能幫助阿婆做的就盡力做。

見志工這幾天都忘我地投入,原本說忙碌只能第一天來看一下的郭先生主動留下,每天都一起協助清理。鄰居來看黃阿嬤的房屋時,郭先生說:“這些慈濟人太用心了,做得非常好,這幾天都是從早忙到晚,像自己家人一樣。”

志工與鄰居李女士結緣“四神湯”掛飾,李女士很歡喜,也很感動慈濟人的付出,希望也能參加慈濟活動。

9月30號,志工圓滿房屋修繕。10月1日國慶節的下午兩點,志工相邀再到黃阿嬤家。鄰居說阿嬤從早上就一直在等着志工,郭先生說房子修好了,當天又是放假的日子,志工不會來的。阿嬤一直堅持說會來。看到志工真的來了,還唱祝福歌,阿嬤不時地說:“好,真好聽,真好聽!”

黃阿嬤看着證嚴上人的照片說:“師父好,師父真好!祝福師父平安順利喫百二。”志工用心、用愛、用行動爲黃阿嬤圓一個安居的願。

(文:廖亞面 圖:黃德欣、範盛花、肖濱、杜建英 廈門報導 2018/10/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