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林雪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佈,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爲國家戰略。

今天上午,上海市副市長吳清透露,習主席宣佈上海自貿試驗區將增設新片區,新片區的範圍將比你想象的還要大,遠大於目前的120平方公里。他還表示,增設新片區的具體情況,很快就將披露。

今天盤面上,上海自貿區概念股飆漲,上海物貿、錦江投資、長江投資、上海臨港等股票急速拉昇;同時,多隻創投概念股也接連大漲,包括張江高科、魯信創投、華金資本等再度漲停。

自貿區、創投相關個股表現強勢

今天A股市場走勢疲軟,但是在盤中,上海自貿區相關的概念股卻異軍突起,包括上海三毛、錦江投資、長江投資、上海臨港、東方創業、浦東金橋等股票急速拉昇。

上海三毛強勢封板,截至上午收盤漲9.95%,報9.5元。

浦東金橋、上海臨港上午衝擊漲停,截至收盤浦東金橋漲9%,報12.96元;上海臨港漲7.9%,報20.75元。

陸家嘴、錦江投資大漲,截至收盤,錦江投資漲6.74%,報10.77元;陸家嘴漲6.78%,報15.11元。

光明地產、外高橋漲幅也很大,截至上午收盤,光明地產漲5.74%,報3.87元,高橋外漲5.35%,報14.78元。

上海物貿一度大漲,截至收盤衝高回落,漲幅4.36%,報10.54元。

另外,創投概念股表現也非常活躍,張江高科、魯信創投、華金資本等漲停。

官方透露上海自貿區將擴區

11月5日上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三件大事,爲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決定:

一是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膽創新探索,爲全國積累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二是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三是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爲國家戰略,着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佈局。

習主席關於增設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等提法,引發熱烈討論。這意味着上海自貿區將進一步擴容,這不僅僅是轄區面積的擴大,更是進一步發揮上海作爲全國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主導作用,爲上海乃至全國自貿區建設探索更多的創新模式。

今天上午,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主辦的“人民幣助推跨境貿易與投資便利化”主題論壇召開。上海市副市長吳清在講話中提及上海自貿區的擴大,稱“我可以透露擴大的範圍相當得大,比原來的120平方公里大很多”。 吳清還透露,增設新片區的具體情況,很快就將披露。

另外,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表示,增設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新片區,不僅是對五年來自貿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是對上海進一步擴大試點,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接下來,我們會按照國家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之下,進一步結合上海自貿區正在做的轉型升級的方案,完善新片區的相關工作方案。”馬春雷說。

上海自貿區5年發展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國內首個自貿區,面積28.78平方公里。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自貿區包括綜合保稅區、陸家嘴金融片區等區域。

據瞭解,上海自貿區就對標國際投資規則,探索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減少和取消對外商投資准入限制,簡化准入管理,不斷提高開放度和透明度,目標是打造“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以及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

上海自貿區進行開放風險壓力測試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在2013年9月掛牌當天發佈我國首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截至目前,2018版負面清單已於今年6月底發佈。經四次修訂後,負面清單的長度已經從2013版的190條減少到2018版的45條。

五年來,上海自貿區內先後推出了2批54項擴大開放措施,其中服務業領域37項,製造業等領域17項。由此,大量外資進入了原來受限制的領域。截至2018年6月,這54項擴大開放措施共有32項措施落地,累計落地企業超過2600家,融資租賃、工程設計、旅行社等行業的擴大開放措施取得明顯成效。

據第一財經報道,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自貿區新設外資企業超過1萬多戶,佔比從自貿試驗區掛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累計實到外資230億美元,其中2017年全年實到外資70.15億美元,同比增長13.5%。

擴區猜想:

虹橋地區和上海臨港區最具潛力?

在上海自貿區成立5年之際,再擴區,改革力度非常大。那麼,未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將會如何進行?哪些區域可能被納入?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爲,上海新虹橋地區和上海臨港地區相對而言最具潛力。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預計,擴區可能有多個方案。擴在什麼地方,具體多大面積,均有待中央決策,應該是一種新的形式,與現有上海自貿試驗區片區類型有一定差異。

有專家猜測,新片區會落在新虹橋區,同步聯動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平臺。同時,上海臨港同樣具備作爲自貿區新片區的潛力。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告訴上證報記者,很多人預計新的片區會劃入虹橋商務區。國家領導人在發言中提及醫療與教育開放,這些在虹橋商務區都有着現成的基礎。

而孫元欣認爲,臨港面積較大,有數百平方公里,可以發展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國際航運、國際船舶管理、生物研發、海洋產業等產業。若新片區選在新虹橋,則比較適合發展博覽會展業以及和貿易相關的產業。“當然,新片區也有很大可能設立在臨港和新虹橋之外的區域。”他說。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