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一件較爲奇特的案子:

上市公司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紅日公司)因商務往來送禮的清單和不正當商業行爲的文件等內部資料泄露,被四川一初中學歷男子勒索300萬元,並要求用比特幣解決。

該男子最終被判犯敲詐勒索罪被判13年並處罰金。

網友表示,當時買比特幣的成本價不到1428元。如今比特幣已漲翻:6402美元1個(約合人民幣44300元)。

初中學歷敲詐上市公司2099個比特幣

裁定書披露,2014年底,四川一初中學歷男子:杜兵,利用軟件在搜索引擎上發現紅日公司商務往來送禮的清單和不正當商業行爲的文件等內部資料,並利用這些資料索要“封口費”,敲詐勒索公司300萬元,並要求以比特幣支付。

上市公司被迫支付2099.7個比特幣。

爲什麼一定要求用比特幣?

1年半後,事情被揭發,杜兵提出上訴,試圖利用比特幣的特性逃脫法律制裁:稱“無證據證實受害人向上訴人比特幣賬戶上有過轉賬行爲”、“在案證據不能證實上訴人收到了受害人支付的300萬元人民幣的財物,比特幣屬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屬於我國刑法保護的財產,並有相應的司法實踐,且僅憑上訴人的供述和汽車、住房登記在杜兵名下就認定其將所得贓款用於個人消費於法無據。”等

不過最終法院還是判杜兵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13年並處罰金。

具體事情發展如下:

2014年底,杜兵利用軟件在搜索引擎上發現紅日公司商務往來送禮的清單和不正當商業行爲的文件等內部資料,並全部下載至硬盤。

2014年12月,他通過互聯網找到紅日公司董事會祕書鄭某(如今鄭某已經辭去董祕職務擔任公司總經理)的郵箱,以曝光紅日公司上述信息爲由索要錢財,該公司未理會。

隨後杜兵在天涯論壇發帖並附一張該公司商業往來費用清單的截圖。該公司發現天涯論壇的帖子後,經研究決定,由鄭某聯繫杜兵,稱願花30萬元解決此事。杜兵提出需要300萬元解決,並要求以比特幣支付。

紅日公司經評估後,被迫同意杜兵的要求。後杜兵通過郵件多次與鄭某聯繫,並教鄭某如何購買、支付比特幣。

紅日公司於2015年1月9日將人民幣30萬元存入其員工王某的銀行賬戶,同年5月13日轉賬人民幣270.05萬元至王某賬戶。鄭某使用王某個人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花費2999981餘元購買了2101.209個比特幣並將其中的2099.7個比特幣轉入杜兵提供的紙錢包地址內,經“融幣”後轉入火幣網杜兵[email protected]賬號內。

2018年5月,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審理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杜兵犯敲詐勒索罪一案。

宣判後,原審被告人杜兵不服,認定事實所適用的證據嚴重不足、認定事實之間不存在關聯性爲由提出上訴,請求改判杜兵無罪。

不過法院駁回上訴,還是判杜兵:

一、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二、扣押在案的筆記本電腦、硬盤、手機等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收繳;將扣押在案的寶馬X5汽車、凍結在中國銀行成都新南支行銀行賬戶上的人民幣40餘萬元發還被害單位;查封在案的位於本市天府新區萬安鎮麓山大道二段1201號8棟1單元18樓01號房屋變現後扣除銀行債權,剩餘部分發回被害人單位;繼續追繳被告人杜兵犯罪所得,返還被害單位紅日公司,不足部分,責令退賠。

2099個比特幣套現買房買車

如若不變現漲翻天

此次案件被披露之後,網友把關注都放在比特幣上:

案件披露,2015年,董祕當時花費2999981餘元購買了2101.209個比特幣,即一個比特幣的成本價不到1428元。

隨後比特幣價格暴漲,2017年最高更是達1.97萬美元,接近2萬美元。即如果杜兵等到高點時套現,按當時匯率計算可獲得約2.7 億人民幣。

即使到現在比特幣價格回落,單個比特幣價格6402美元,約合人民幣44300元,2101個比特幣則價值超9300萬人民幣。

然而當時杜兵將該2099.7個比特幣變賣提現至其銀行內,得款200餘萬元。並將上述款項中的30餘萬元用於支付購買位於本市天府新區的房屋首付款,其餘款項用於購買寶馬X5汽車、存定期、歸還個人債務和個人消費等。

還有的表示如果不套現,杜兵還可以反贈給上市公司,保管理財收益。

而資料顯示,紅日藥業創建於1996年,獲得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6中國醫藥製造業百強企業、中國醫藥上市公司競爭力20強、2017年度全國“質量標杆”、天津市質量獎、中國醫藥工業60強等諸多榮譽。

公司業績一直不錯,2015年歸屬淨利潤5.35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歸屬淨利潤4.63億元,就300萬元的敲詐而言,並沒有多大壓力。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的記者致電紅日藥業詢問,判決書中提到的“商務往來送禮的清單和不正當商業行爲的文件”究竟是什麼,爲何紅日藥業“心甘情願”支付被告人“封口費”後的一年才報案?

紅日藥業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案件屬於刑事犯罪,是涉及到我們企業安全的一個案件,公司這邊肯定是會配合有關部門處理相關事情的。”而對於案件前期情況,該名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基金報讀者都在看

又有外資私募巨頭來了!連發兩隻新基金,投資策略竟如此"複雜"

420億!史上最大騙貸案判了:銀行董事長曾當街被砍,差點喪命!

狂買創業板!深交所傳來大消息:史上最猛ETF淨申購來了,1天14億份,更有年內暴增70倍

註冊制刷屏!證監會上交所齊出手:科創板大動作曝光!散戶如何參與?這是5大核心解讀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