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業奢飾品鑑定機構拿到鑑定結果的那一刻,大連姑娘小蕭內心唯一的幻想也破滅了。這是 4 年前,她託閨蜜從香港幫買的一個 LV 錢包,最初她就懷疑是假貨,但認爲閨蜜不會欺騙自己,直到近日搬家,又看到那個自己一直不願面對的錢包 ……" 失望到懶得去開撕。" 這是拿到鑑定結果時小蕭的心情。

  錢包被盜她託閨蜜幫買了一個

  最近,大連姑娘小蕭正準備搬家,在收拾物品時,一個放在櫃子深處的名牌錢包戳痛了她一直迴避的事情。

  記憶拉回到 2014 年,當時剛剛參加工作的小蕭,在閨蜜前往香港旅遊時,託她買了這個錢包。爲了還上這近 7000 元的港幣,她當時也是過了很長時間捉襟見肘的生活。

  說起爲何要努力買這樣一個名牌錢包,這裏面還有一個故事 : 她曾經有一個同款的錢包,是男朋友送的,她很珍惜,可惜後來被盜了。爲了彌補心裏的缺憾和對男友的歉意,她想自己再買一個一模一樣的填上。

  對閨蜜的信任戰勝了最初的懷疑

  " 當時就懷疑是假貨。" 小蕭告訴記者,這種懷疑基於幾點:一是手感上,她發現閨蜜幫買的這個錢包比自己被盜的那個要薄、要輕。二是閨蜜親口告訴自己回程時路過廣州,去買過幾個 A 貨包。

  但是小蕭表示,當時自己的懷疑只是一瞬間而已,因爲 " 那時涉世未深,對名牌包並不瞭解,還認爲生產批次不同,東西可能也會存在差別 "。" 最主要的是,覺得閨蜜不可能會騙自己。" 小蕭說。

  這是一種怎樣的閨蜜呢?按照小蕭向記者的描述 : 她們從小一塊長大,親如姐妹;長大後衣服可以換着穿,不分你我;工作後有時一個人掙錢兩個人花,從不計較 ……" 除了家人之外,最親最信任不過的人了。" 小蕭如此形容。

  三年後看到包裝袋異常再次勾起懷疑

  因爲是爲了彌補缺憾,小蕭並沒有過多的使用這個錢包就收了起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直到去年小蕭有一次整理衣櫃又注意到了它。

  小蕭說最先引起她注意的是錢包的購物袋 : 一直沒動的狀態下,竟然全面無死角的開膠了,而自己一直沒有扔的真品的購物袋,時間比這個要久,反而無恙,這又勾起了小蕭當時的懷疑,她隨後又拿出那個錢包。

  此時的小蕭因爲工作原因經常和奢飾品打交道,經過三年的歷練,對於辨別真假,已經達到了看一眼差不多就能分開的程度。" 和真品比起來,太假了!" 小蕭告訴記者作爲名牌包精華部分之一,那個錢包在一直封存的狀態下,五金都繡了。

  發現是仿品時曾想過責問閨蜜

  採訪中,因爲同款產品已經下線已久,記者並未找到一個真品與小蕭手中那個做對比。但是對比兩個錢包保存下來的包裝 " 設備 " 也發現不少不同。

  除了閨蜜幫買的這個錢包的包裝袋已經先行開膠外,記者看到其包裝盒上面的字體是平的,而真品的是突出的。最主要的是購物發票,和真品的比起來,閨蜜幫買的這個明顯粗製濫造、不正規外,更無法追根溯源。

  採訪中,小蕭還讓自己同樣和奢飾品打交道的同行幫着看,得到的答案也是 " 仿的 " ,而且對方表示,從產品證書的顏色差別和包裝盒的尺寸差別上看,在仿品中都算不上高仿。

  " 當時特別想把東西摔在她臉上,罵她一頓。" 小蕭說這是當時自己的反應。

  怕耽誤對方戀情未揭穿現在已懶得開撕

  小蕭最終沒有揭穿此事,對於未發作的原因,她的解釋是 " 當時閨蜜正熱戀,擔心事傳到男方耳朵裏,影響了她的戀情。另外當時覺得錢包已經買了三年,再翻舊賬,有點有理說不清 "。

  爲了眼不見心不煩,她把東西扔進了櫃子的最深處。此後的日子裏,她和閨蜜還像往常一樣相處,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生活重心的轉移,不再像以往那樣 " 如漆似膠 "。

  近日,小蕭在準備搬家時,藏在櫃子最深處的這個 LV 錢包被她翻了出來,這一次她沒再生氣,只發了個朋友圈感慨一下。

  爲了證實自己的判斷,她特意拿到奢飾品鑑定機構去鑑定了一下,小蕭說此舉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結果顯而易見," 只是我心裏怕冤枉了她 "。

  當拿到結果的那一刻,她說自己已經失望到懶得去向閨蜜興師問罪了。

  " 別人的信任,是千金難買的東西,可以給帶來長久的財富,也可以斷了自己的財路,我做好自己就是了。" 她說。

  來源:半島晨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