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媒体

7月16日上午,遵义市安委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市安委会副主任、安委办主任骆亚向与会媒体作通报,市安委办副主任、田景渠主持发布会。

市安委会副主任、安委办主任骆亚作通报

市安委办副主任田景渠主持

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保持“双降”的良好态势

截止6月30日,遵义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4起,同比减少19起、下降15.45%,死亡94人,同比减少26人、下降21.67%,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并连续18年保持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的良好态势,为推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逐步形成了“柜子里放的、墙上张贴的、脑子里记的、胸牌上挂的、岗位上操作的”制度一致的良好管理态势。

不断探索和创新安全生产方法,改变了只在会议室部署、交流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式,推出“现场+会场”模式,组织各县(区、市)、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到道真县、正安县、播州区、赤水市等地进行“六级六覆盖”、“双控”体系建设、企业全员责任推进现场参观践学,以“以典型示范为标杆”,实地观摩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模式,现场学习安全生产先进管理理念,面对面进行工作经验沟通交流,大幅提升了安委会会议实效。

已累计报备风险防控清单企业数1353家,累计上报风险点978067个,明确重大风险43600个,较大风险174416个,有效提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考核制度

建立了“月调度、季考核、年总评”的工作机制,每月对全市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评估,每季度就各县(市、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年终对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体评估评价,其结果分别呈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组织、监察等部门,并作为领导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月汇报、月调度”制度,即: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每月5日前向市政府上报上月个人安全生产履职情况,着力提高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出台规范性文件

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网格化建设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六级六覆盖”的指导意见》,对村及村民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要求、工作措施、时间节点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六级六覆盖”网格化建设进行总结、交流和安排部署,全面推动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网格化。各地均将村民组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经费、人员经费等一律纳入当地财政,统一预算、统一列支,全力确保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深入推进。目前,全市配备村级安全员2365个、组级安全联络员22343个,实现了村级安全员和组级安全联络员全覆盖。 

还出台了《贯彻落实企业全员安全责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双控”体系建设方案》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建设市、县、企业“双控”体系,督促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方位、全过程地排查、管控各流程、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在道路运输、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行业明确了400余家企业作为“双控”体系建设的标杆企业,并多次召开现场交流会,通过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解决了企业建什么、怎么建、为什么建的困惑。同时,遵义市将“双控”体系作为新规划、新立项、新建设企业准入要求,督促企业从规划设计之初就制定、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要求。

强化安全生产宣传

不断强化安全宣传“七进”工作,完善了与当代贵州、贵州日报、遵义日报、遵义电视台、《遵义》杂志等省、市主流媒体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协作机制,建立了“遵义安全生产”微信平台,多形式、多角度推广安全生产的新理念、新成效、新动态。遵义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连续9年荣获国务院安委会表彰,市安全监管局荣获了“全国煤炭行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表彰,是唯一一家获表彰的地级市单位。

通过全面动员、每日通报、考核评比等方式,组织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国应急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掀起了全民参与应急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热潮,遵义市800万余人次参加了竞赛活动,参与率、答题率在全国参与城市中名列第一名,有效提升了全市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专题行”、安全生产文艺表演、“最美安全卫士”评选等系列活动,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和进公共场所,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建立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建立了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仅2018年市级财政就预算投入2300万元用于安全生产工作,目前,已投入使用1000余万元。同时,为加快安全生产领域的改革发展,遵义市将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权职能从安全监管部门划转至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打破了原有安全监管与安全执法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生产监管与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有机分离,并拟定了《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办法》,对该市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责任体系、职能职责等提出了具体改革要求,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