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橋修路,一般都是政府部門做的事。不過,在南京建鄴區興隆街道桃園居社區,萬慶禎、周海元、萬月紅、胡振軍、袁躍玲 " 五老 " 志願者和年輕的黨員志願者趙驍勇等 6 人主動帶頭站出來,以個人的名義發起了一場捐款修路愛心行動,用黨員、業主捐贈來的 5000 多元錢爲小區老人們修了一條直達 " 銀髮餐廳 " 配餐點的 " 敬老路 "。

情暖建鄴:居民們湊份子修了一條“敬老路”

△林厚彬 攝

" 五老 " 志願者:不是所有的事都要找社區去解決

發起人周海元是丹桂居 15 幢的業主,也是業委會主任,他介紹了這次捐款修路的動因。" 我們小區居住着 828 戶人家,有 500 多位老人,每天至少有六七十位老人到小區活動中心,早上理療,中午領餐就餐,晚上參加健身娛樂活動。" 周海元說,前往小區活動中心的這段路坑窪不平。一次下雨天,他親眼看到雨中有位老太搖搖晃晃走在上面差點摔跤,這個鏡頭一直印在他的腦海裏,對他觸動很大,他很想把這條路修一下,方便老人出行。

心動不如行動。他將自己的想法向小區支部書記、委員、業委會委員和盤托出,得到 5 位黨員和熱愛公益的志願者一致贊成。他們還告訴記者,一年來,社區爲丹桂居小區居民辦了很多好事實事,比如新建了供休閒的石凳,水池變成居民休閒的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種上綠色植物美化環境等。" 不是所有的事都要找社區領導去解決,社區要辦的事也很多。小區的事,我們能作主就發動大家共同去做。"

9 月 30 日,他們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向居民和業主發出了倡議。老黨員萬月紅琢磨了一個晚上,寫了一份倡議書," 關愛老人本應是爲人子女的本分,但是社會主義大家庭每一位老人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關愛不應只是小家,而是大家。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的明天。"

小區黨員、樓棟長、業主們看到這份打動心扉的倡議書很快行動起來,紛紛踊躍捐款。截止 10 月 20 日,共收到捐資款項 5200 元。

小區老人:這是送給我們老人最好的禮物

爲了將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6 位老同志找了 2 家施工單位比價。他們輪番和工程隊 " 砍價 ",最後合計採取自購建材、包清工的方式進行施工,大大的節省了工程開支。

" 養老問題是全社會問題。" 老黨員萬月紅說,我們支部開了三次碰頭會,決定 10 月 22 日正式施工。動工的那天三位支部委員全部到場,全程做起 " 監工 "。令人感動的是,剛做心臟支架手術不久的周海元連續三天到現場,嚴把工程質量關。經過緊鑼密鼓地施工,他們一共花了 4000 多元,修了一條 1.5 米寬、30 米長的道路,最後工程在重陽節前一天完工。居住在路邊樓棟的 82 歲高禮珍老太太誇獎說:" 你們這麼快就把路修好了,真是太好了,太方便了,這是送給我們老人最好的禮物。"

爲了做到公開透明,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將捐款名單公佈在小區丹桂居黨員樓長羣裏,接受羣衆監督,並表示,將剩下的餘款購買幾個石凳放在活動中心門前供老人們喝茶聊天使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