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爲了陳圓圓放棄了山海關和大明,小說中的張無忌爲了趙敏放棄了名利和江山,寫這本小說的金庸爲了“中國赫本”夏夢曾放下了身段……

現實中的情與愛在商場中會怎樣演繹?

在能源央企“婚配嫁娶”中又該如何推進?

華能+國家電投重組尚無下文

“因爲一些信息不是太好披露,還在推進當中。大家都有意在往一起想吧。大戲在後頭,靜觀其變。”

一年前的7月3日,國家電投時任董事長王炳華在第25屆國際核工程大會說的這些話,相信關心央企重組的人都不會陌生。

他的這一表態打開了各方對中國華能集團與國家電投合並重組的想象空間。

2018年1月2日,超齡服役的王炳華正式退休。時至今日,他的繼任者中核集團原總經理錢智民再也未做過類似發聲。而國家電投與中國華能“聯姻”,以及電力央企重組的輿論也就此平靜了一下來。

大唐牽手華電傳聞陡起

近日,中國電力領域這一平衡格局被打破。

市場上又傳出了中國大唐集團與中國華電集團合併的傳聞,且言之鑿鑿的披露了具體的合併時間、對外公佈日期,以及新掌門人選,由不得人不信。

據瞭解,兩大央企宣佈合併的時間是10月31日下午15:00, 11月1日會對外發布正式公告,大唐集團總經理陳飛虎將任新公司董事長。

不止於此。媒體還計算出了兩大央企合併後的“家底”,其在中國發電市場上的地位,以及其在萬億級能源央企俱樂部中的排位等,不一而足。

種種情景預設之下,彷彿合併之事已板上釘釘。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說鄰家小李大姐與隔壁老王大叔“好上了”,婚期訂了,彩禮都過了,就差喝合巹酒了。

可是,現實並非想象那樣簡單。看似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兒,未必就能成真。

疑點一:信源權威性存疑

事實上,大唐集團與華電集團合併真心經不起推敲。

首先,消息來源方面缺乏權威性和真實性。據太陽能小編查詢瞭解,兩家電力央企合併消息是由“煤炭江湖”公號傳出,經過各媒體第二輪傳播而不斷髮酵。

拋開真實性不說,各媒體轉載的方式也令人心生疑竇。“據煤炭江湖消息,據傳:大唐華電合併已確定”這種寫作、刊載手法,是預留有“甩鍋”操作空間的。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消息傳出兩日有餘,報道、轉載相關新聞的主流財經媒體並不多,也未見有主流媒體跟進。按理來說,主流財經媒體在渠道和資源優勢是強項,大唐、華電合併這麼重磅的消息,它們一般不會後知後覺,而在消息傳出後,它們仍無動於衷,只能進一步說明,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值得商榷。

另外,傳聞稱11月1日有官宣,可兩日過去了,無論是國資委官網,還是華電集團和大唐集團官網,都沒有任何關於此傳聞的相關報道。當然,也未見有官方出面闢謠。

有必要提醒一點是,就在前不久,一則“晉能集團王啓瑞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的傳聞傳出,也獲得了多家媒體的跟進。不過,事後證明這是一則“烏龍”消息。最新的官方消息是,王啓瑞將出任山西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一職。

疑點2:背離常規流程

消息源缺乏權威性是其一,缺少真實性則是其二。大唐集團、華電集團都是國務院國資委直管央企,按照流程,重組合需先上報國務院國資委,經國務院審覈批准,再由國資委對外宣佈。一般重組的進程也相對較長,短則6個月長則一年。

以此來看,相關媒體報道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合併基本定了的消息,多少令人驚詫,原因則在於這兩家央企此前並沒有“牽手緋聞”,且兩家央企在業務上缺少互補性,也令外界對合並的可行性存有爭議。

1.5萬億能源巨輪啓航?

重組是爲了“坐大”而重組,還是爲了“做強”而重組?

截至2016年底大唐資產總額7063億、發電裝機13539萬千瓦,如果華電大唐合併,那二者將會達到總資產近1.5萬億規模,總裝機27820萬千瓦。

藉此,新組成的企業在資產總額、裝機量都會超過尚未實施重組的中國華能和國家電投,並與國家能源集團在裝機量方面一較高下。

疑點3:該補的短板未補

數據顯示,大唐集團風電累計裝機1689萬千瓦,排名第三,華電集團風電累計裝機1302萬千瓦,排名第五。華電水電裝機2700萬千瓦,大唐水電與之不相上下,裝機容量在2685萬千瓦。

可見,兩者合併的優勢則在於水電板塊能夠實現“強強聯合”,風電板塊方面,則可以獲得進一步地位的提升,在以水電和火電爲主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方面會處於一個優勢的地位。

但換位思考,以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重組,實現“煤電聯營”的重組路徑上來看,本在水電和風電板都擁有一定市場地位,華電、大唐合併很難形成優勢互補的重組效應,特別是在煤電聯動的定價機制之下,其火電板塊上的頹勢或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大唐集團重組路徑探析

數據顯示,華電集團和大唐集團的煤炭產量在新五大發電集團排名第四和第五,華電集團煤產量爲4465.95萬噸,而大唐集團的煤產量爲僅爲可憐的520.44萬噸,二者合併對化解煤電矛盾增益不大。

因此,在合併路徑上,大唐集團尋找與煤企進行垂直整合,是爲補齊其煤電短板的理想選擇。實際上,此前市場上就設想過大唐集團與中煤集團合進行垂直整合的情景。

另外,牽手擁有核電牌照的電力央企,也是大唐集團一大重要意向。據瞭解,與“老大哥”華能集團一樣,大唐集團一直希望在覈電領域有所作爲,在覈電領域做有精心佈局和準備,並與華能集團一起被看作是第4張核電牌照的有力爭奪者。

還有更好選擇

現實的情境是,中國華能與國家電投“聯姻”無下文,中廣核尚“待字閨中”,中煤集團仍“顧盼有情”,無論是大唐集團,還是華電集團都有着更好的選擇機會。

水電、風電,大唐、華電都不弱,兩者有一定的同質性,若以此作爲“做強”的方向,以資產+裝機量作爲“坐大”的方向,這樣的合併會形成“1+1大於2”的效應嗎?

種種一切,不妨姑且先打個大大的問號吧!(來源:能源新聞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