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羅亦丹)11月6日,北京市交易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辦以“開放北京 商機無限——共享北京高端發展市場機遇”爲主題的北京主題活動。

該活動吸引了來自英國、瑞士、芬蘭等10餘個境外國家代表團、境外商協會以及特斯拉、沃爾瑪、西門子等20餘家跨國公司代表約200人蔘加。

在主題活動上,北京市副市長殷勇表示,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2萬美元。城市面貌極大改善、更加綠色宜居,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由改革開放前的24公里增加到608公里;林木覆蓋率由16%提高到61%;生活垃圾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污水處理率達到92%。城市綜合競爭力朝着世界前列大幅邁進。

殷勇稱,人才方面,北京人才智力資源密集,每年有近30萬大學學歷以上畢業生,全國排名前100的大學,有1/4在北京,“兩院”院士佔全國1/2,國家重點實驗室佔全國1/4,研發經費投入佔GDP的比重將近6%,位列全國第一。每天產生200多個創新型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國1/2,全球排名第二。在剛剛發佈的今年英國自然雜誌世界創新城市排名中,北京再次蟬聯全球第一。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創新優勢,着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殷勇表示,將打造更加開放的北京、更加親商的北京、更加宜居的北京,他從三點闡述了北京市取得的成績:

第一,北京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8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6個百分點,北京的金融資產,佔到了中國金融資產的45%。過去三年,北京作爲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着眼爲國家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闖關拓路,我們聚焦金融、科技、商務和旅遊等重點領域,在業態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形成了68項全國首創或效果最優的開放舉措。目前,我們正在抓緊謀劃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將以更大的力度實現更多的突破:一是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二是以更加精簡的負面清單爲引領;三是對外資和民資開放並重;四是探索“產業開放+園區開放”條塊結合的模式;五是更加註重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軟實力。

第二,去年我們出臺了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26項措施、136條政策清單。今年,我們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爲契機,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優化營商環境“9+N”系列政策措施。8月,在中國營商環境試評價22個城市中,北京排名第一,已經成爲中國營商環境最佳城市。最新發布的世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的全球排名從上期的第78位躍升至第46位,一次性提升32位。世行營商環境報告選取了中國兩個樣本城市,北京就是其中之一。今後,我們將實施改善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營造更好的親商營商環境。

第三,圍繞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發展目標,我們實施了清潔空氣行動、緩解交通擁堵、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等專項行動,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我們集區域之力治理大氣污染,鍥而不捨抓好減煤、控車、降塵等措施,今年1-9月,北京PM2.5平均濃度爲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創有監測以來同期最低。我們將致力於持續改善北京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努力讓城市更舒適、更便利、更安全。

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張瑞傑 校對 李立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