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一当十!扬州这群“武林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金庸先生虽然离去了,但他留下的那永不幻灭的武侠梦,让众多好男儿为之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群扬州的“武林高手”,一招制敌,完全不在话下,他们以一当十的武艺,究竟是怎样练成的呢?

在扬州巡特警的训练场,记者看到场上打得是虎虎生风、拳拳到肉。场上相互搏击的是扬州公安局武术散打队队员们,这样的激烈对抗,他们每天都要进行。

扬州市公安局民警王浩说,虽然工作时是好兄弟,但上了擂台后,目的就是要把对方打倒。扬州市公安局民警张贺告诉记者,比武时可能力量不会全部放出来,但是打肯定要打到对方身上的,让对方切切实实感到疼痛。

张贺,今年29岁,2011年毕业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专业,同年加入扬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突击大队参加工作,他说,自己和同伴们日复一日、挥汗如雨的苦练,就是关键时刻雷霆一击的信心与保障。张贺说,只要自己在单位,就会在训练场训练,基本没有坐在办公室的悠闲时光,每天都要训练五个小时左右。

王浩,今年31岁,此前是专业散打运动员,曾在上海散打比赛中拿过56公斤级季军,此后被特招进入扬州巡特警支队。王浩说,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他们会把每一次搏击对抗当成实战来打,受伤那是家常便饭。

王浩告诉记者,他的脚上、大拇指,还有喉结都受过伤,尤其是喉结处,因为受伤变成了平的,而正常男士的喉结都是突出来的。张贺表示,在实战中,有可能一个动作不到位,就危及自身安全、危及队友的安全,所以平时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保证自己在实战时挥出的每一拳都有力量,是真正的铁拳。

张贺告诉记者,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队员们都会准时来到训练场进行热身运动,为迎接一天的高强度训练做好准备,这是散打队每个小伙子早已习惯了的节奏。

采访中,扬州市公安局民警季磊告诉记者,其实每天的训练非常枯燥,单个动作要无限次重复,才能形成动作定型,也就是动作记忆,达到条件反射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二十八岁,一旦扬州发生突发事件、恶性案件,最先出现在现场与歹徒短兵相接的就是他们。涉枪、涉刀、涉毒,这些危险的情况,都是他们首当其冲。包括现场制服嫌疑人、解救人质等等,他们通过自己的战法、技法,徒手搏斗,一次次成功制伏犯罪分子。

散打队的队员们的口号是: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有这样的全能战警保卫家园,

人民群众可以放心了。

来源:关注

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编辑:派大星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最美扬州人”网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