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有位老頭。

他有一副面癱臉,一副老痰嗓兒,兩個大眼袋。

他有着花樣“作人”的技巧,三次接連考試落榜,59歲才迎來職業高峯。

他叫倪大紅,他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叫做“”。

他演的堪稱爲2019年最火的角色之一,有鋪天蓋地的表情包,“我要喝手磨咖啡”這種經典語錄至今讓網友津津樂道。

但是時隔一年後,倪大紅面對採訪的時候說“我要殺掉。”

倪大紅的父母都是話劇團演員,耳濡目染下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當演員,不能浪費流淌在自己血液裏的“藝術細菌”。

1978年,倪大紅決定考中央戲劇學院。

但是失敗了。

一年後,他準備考軍藝,但又落榜了。

第三次,他報考上戲,結果還是一樣。

倪大紅說,“因爲我有點歪脖,還老是聳着肩,感覺不是那麼挺拔,聲音也不那麼洪亮。做這行,當時家裏不太看好。但是我確實很喜歡,家裏也很支持。我要去考試,家裏會給我拿上10元、15元。然後我去考學,結果當然就是一次次地被拒絕。”

1982年,倪大紅準備第四次考試,家裏人覺得希望不大,便提前爲他聯繫好哈爾濱電線廠的工作,準備讓他考完試直接到電纜廠上班。

但這一次,倪大紅沒有失敗。

中戲的老師說:“80級姜文就不好看,我們82級也招個。” 

就這樣,倪大紅進入了中戲。

但是因爲3次的失敗加上自帶老氣的外表讓倪大紅有點自卑。

這種自卑讓他急於表現,他當班長,給各宿舍的同學打開水。

結果,倪大紅被其他系的女同學認作鍋爐房大爺。

1984年,剛上大二的倪大紅被導演謝晉相中,在《高山下的花環》第一次露臉。就那幾分鐘的表演,也給觀衆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本來,出演了風靡全國的電影,倪大紅覺得老師會表揚他。

但是,他回來後連一句誇獎也沒聽到。

老師說:“反正你這輩子都是要喫演戲這碗飯的,就先踏踏實實在學校把基礎打好。”

從那刻起,倪大紅學到了四個字--“穩紮穩打”。

1994年,倪大紅和張藝謀合作,演《活着》裏的龍二。

之後,他又出演了《喬家大院》裏面聰明絕頂的孫茂才。

但是,這些都沒有讓倪大紅大火。

1999年,在田沁鑫編導的話劇《生死場》中, 39歲的倪大紅出演逆來順受、麻木不仁的普通農民“二里半”。

倪大紅仔細琢磨劇本和人物,在表演中去掉了誇張的動作和語氣。

“他一出場就揣手弓腰,走路拖沓,眼皮耷拉,慢得彷彿時間都在他身上靜止了。”

憑藉着這個角色,倪大紅拿下了梅花獎、文華獎。

幾年後,倪大紅在《大明王朝1566》演繹了一位86歲的佝僂老翁,那一年他46歲。

因爲年齡跨越太大,導演起初不放心,但看到他自己琢磨設計的幾個小細節後,說了句:“有你在,我放心。”

回顧倪大紅30多年的演藝生涯,他似乎出演了百部影片,但主角不多,所以他也有了“黃金配角”的美譽。

但,即便是配角也不能影響倪大紅閃閃發光的演技。

在拍《泥鰍也是魚》時,爲了演出包工頭的感覺,他硬是幾個月穿着小兩號的鞋子來體驗“擰巴感”。

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他發着高燒還堅持吊威亞從700階天梯上一躍而下。

在《戰狼1》,爲了維持角色面對炮火處變不驚的大佬氣質,他強忍着大腿被爆炸水泥板劃破的劇痛,鮮血汩汩直流,卻未告訴任何人,面不改色堅持到最後。

《都挺好》裏,窩囊時縮肩垂眼、歪個脖子,大氣不敢出,步態抖抖索索的樣子,也是他到大街上找各種各樣的老頭觀察後,自己琢磨出來的。

倪大紅從來沒有覺得配角很小,演的委屈。

他說,“上學的時候老師就說了,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能演戲就不錯了,我挺滿足的。”

就在59歲那年,倪大紅憑藉着徹底火了。

在白玉蘭獎頒獎禮上,倪大紅獲得最佳男主角,拿下他35年影視劇演員生涯中的第一個主角獎。

但是“”讓倪大紅有點慌張。

到處都是表情包,走哪都可以被認出來“這不是嘛!”

就連話劇演出完,喝彩叫出的名字都是“”。

倪大紅在接受採訪時說,他準備要“殺死”。

他重新開始迴歸他熟悉的話劇舞臺,保持手機關機,排練時提前半小時到場的傳統。

他說,“把大家拽在這了,那什麼東西能拽住?我不知道,我覺得我還是回去演話劇。”

就像倪大紅在《十三邀》上說:

“我曾經聽過這麼一個小故事。

行者問得道者,您得道之前在幹嘛?得道者說,劈柴,擔水,做飯。

行者又問,那您得道以後在幹嘛?得道者說,劈柴,擔水,做飯。

行者問,那您是怎麼得道的?

得道者說,我得道之前呢,我要想着,我劈柴之後,要繼續擔水,繼續做飯。我得道以後呢,劈柴是劈柴,擔水是擔水,做飯是做飯。”

現在,倪大紅還是倪大紅,不是。

部分資料來源:

十三邀第四季丨許知遠對話倪大紅

他考了四次才考上中戲,如今是“老戲骨”的代名詞

倪大紅:我沒什麼變化,想避避這個角色的風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