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1979年青島海灘旁的場景,來這裏休閒的人成百上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79年可能還是一個略顯保守的年代,人們的思想還未開放到毫不避諱地穿泳裝,但真實的照片讓人難以想象,那時的海邊不僅人人都穿泳裝,並且很多款式比現在還前衛。70年代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年代,所有村莊都有民兵隊伍,民兵是預備役民間武裝隊伍,一面要保證正常的安全生產,另一面還要鍛鍊本領保家衛國,圖爲70年代一家7口人的武裝照片,很好地詮釋了“全民皆兵”這四個字的內涵。

1979年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極爲特殊的年份,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在78年12月開完,全國的重點工作都轉移到建設社會主義上來,經濟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

圖中是四川的一位老人,在街邊自營的麪館門前,嫺熟地做着抻面,賣價1毛錢一碗。

一位頭戴斗笠的農民大爺,眼睛的造型很別緻,這是他戴了很多年的老花鏡,鏡架是銅製的,經久耐用,萬一斷了,自己就能焊接。

這是1979年青島海灘旁的場景,來這裏休閒的人成百上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79年可能還是一個略顯保守的年代,人們的思想還未開放到毫不避諱地穿泳裝,但真實的照片讓人難以想象,那時的海邊不僅人人都穿泳裝,並且很多款式比現在還前衛。

這是1979年河北某地村莊裏牆上的一條標語,這個艱鉅的任務早已經深入人心,所有人的態度都很堅決,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這是南京179步兵師的訓練照片,精神的士兵們穿着老式的盔甲,頭戴簡易頭盔,手握“木槍”,整齊地站成兩排,等待教練員的訓練口號。

70年代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年代,所有村莊都有民兵隊伍,民兵是預備役民間武裝隊伍,一面要保證正常的安全生產,另一面還要鍛鍊本領保家衛國,圖爲70年代一家7口人的武裝照片,很好地詮釋了“全民皆兵”這四個字的內涵。

70年代,一個生產隊中的會計,坐在窯洞中,穿着整潔的綠色上衣,用算盤整理村上的財務,會計在那個年代是一個很搶手的崗位,不僅不用下地幹活,而且工分還比一般人高,相對來說很安逸。

我國的婚姻法早在1950年5月1日就已經頒佈,規定法定結婚年齡,男不得低於22週歲,女不得低於20週歲,但由於信息渠道閉塞,普法效果不明顯,70年在很對偏遠山村很難嚴格執行,十幾歲就結婚的大有人在,圖中的小姑娘只有十六七模樣,臉上掛滿了稚嫩和青澀,但她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

70年的新疆地區,筆直的公路上人跡罕至,兩個農民伯伯趕着馬車悠閒地走着,他們旁邊就是著名的“火焰山”,80年代《西遊記》在這裏拍攝完畢後,才逐漸被全世界人所熟知。

70年代的運動服沒有那麼多款式,基本上是清一水的“藍色秋衣”,比起一般人穿的粗布白襯衣來說,這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圖爲剛剛訓練完的女運動員,穿着一件藍色套頭帽衫,顯得青春又時尚。
(歡迎點擊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