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10月27日13时18分,一架从瑞典起飞的DC-3飞机,经过万里飞行,顺利在中国南昌瑶湖机场降落。青云谱洪都面貌焕然一新,建立了南昌飞机制造厂,也就是如今航空工业洪都的前身,全力投入到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

原标题:中国航空传奇故事:一架老飞机,邂逅一座新机场

有一款飞机,拥有70多年历史,曾经历世界大战,见证战火与热血;曾飞越驼峰航线,为中国人民立下汗马功劳。饱经沧桑,却历久弥新,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天空中,或诉说着岁月往事,或书写着航空情怀。这款飞机,就是著名的DC-3。

有一座机场,同样拥有70多年历史,曾见证新中国的成立,放飞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多个奇迹。如今那座名为青云谱的机场已经完成使命,全面搬迁至南昌瑶湖东岸的新址,继续书写航空人的传奇。这座崭新的机场,就是中国南昌瑶湖机场。

岁月如歌,历史交错。这架老飞机和那座新机场,在一场航空盛会中邂逅。

2019年10月27日13时18分,一架从瑞典起飞的DC-3飞机,经过万里飞行,顺利在中国南昌瑶湖机场降落。它将在11月2日和3日举行的第一届南昌飞行大会中闪亮登场,公开展示。

如果要评选出对人类来说最具历史意义的一款飞机,那么当选的可能不是什么先进酷炫的战斗机,而最可能是DC-3运输机。

DC-3首飞于1935年12月,随后发展出军用型C-47、军用改进型C-53,共生产了13000余架,列装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大大促进了民用和军用航空运输的发展,至今仍有数百架在全世界各地服役,堪称航空界的活化石。

谈到DC-3跟中国的缘分,要从抗战说起。众所周知,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艰苦斗争了十四年,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但抗战全面爆发时,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空军力量更是十分羸弱。这时,中国的天空中出现了DC-3的身影。

1941年4月,美国当局批准正式组建一支志愿者形式的航空兵大队,支援中国抗日战场,由已经在中国担任多年教官的陈纳德上校率领。这支志愿飞行大队成立后,于1941年12月底出击,第一场空战就粉碎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在7个月的战斗中,飞虎队击落日机299架、击伤153架,自身在空战中损失12架、地面损失61架(其中22架为撤退时自毁),损失26名飞行员。1942年7月,志愿航空大队解散,部分改编后并入美军驻华航空兵正式编制,作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作战中,除了在一线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还有很多运输机,运送人员,以及燃油、弹药和零部件等物资。其中,DC-3的军用版C-47就是空运主力,伴随飞虎队辗转千里,征战中国的大江南北。除了保障后勤,这些运输机还承担起了更多、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作为盟国援华空运的主力,为中国源源不断地空中运送重要物资。

随着战事变化,1943年开始,盟军运输机队必须飞越“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才能飞抵国内。由于当时的运输机载重升限不够,山峰又太高,飞机就只能在雪山中穿绕飞行,航线轨迹好似驼峰,这就是著名的“驼峰航线”。

这是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线,地形险要、气候恶劣,导航设施简陋,飞行安全难以保障。看过电影《中国机长》就知道,在雪山群峰中飞行,是多么惊险困难的一件事情,稍有差池就会机毁人亡。

但当时空中运输编队除了面对恶劣的飞行环境,还经常遭遇日本战机拦截;后来空中运输编队开始配备战机护航。1943年5月,“驼峰飞行”任务指挥权正式交给陈纳德,运输和作战合为一体,由中美两国飞行员混编,共同执飞。

据统计,截至1945年抗战胜利,援助中国的物资超过80%是通过“驼峰航线”空运,平均每天都有100多架飞机穿越雪山,飞抵昆明。另据不完全统计,“驼峰航线”上共损失了飞机564架,其中107架为失踪,飞入雪山群后再也没有出来,有很多甚至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残骸;损失机组人员超过1600名。

这是二战史上,乃至整个人类史上最伟大、最具有勇气的空运行动之一。

在这些行动中,DC-3/C-47因其飞行性能好、坚固耐用、易于维护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赞誉。而陈纳德也因为对中国抗日战争做出的卓越贡献,而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欢呼和铭记。

在战斗的岁月里,一位中国女记者闯入了陈纳德的人生。她叫陈香梅,当时是一位出色的战地女记者,接到任务后,赶赴南昌青云谱机场采访陈纳德及相关战事。在青云谱这块土地上,两人相识、相知,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战地爱情。1947年底,两人在上海结婚,成为轰动一时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青云谱洪都面貌焕然一新,建立了南昌飞机制造厂,也就是如今航空工业洪都的前身,全力投入到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

1954年7月3日下午,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顺利首飞,开启了中国航空事业的新纪元。初教-6、强-5、K-8、L15“猎鹰”……洪都研制的每一款机型都如此有分量。洪都不仅成为了中国教练机的摇篮,建立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初级-中级-高级教练机研发体系,在强击机和导弹等多个高精尖技术领域也同样精彩纷呈。洪都航空人在这块土地上尽情挥洒着智慧和汗水,留下了无数传奇与辉煌。

而陈香梅女士,也书写了属于她的传奇。1963年,她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华裔,担任党政要职,先后成为八位美国总统的政策顾问。1979年中美建交时,就有着她幕后积极奔走的身影。1981年,她随时任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成为了著名的“中美民间大使”。她见证了中美关系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促进中美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交流合作,成为“中国游说团”的主角,为中国做了大量积极工作。她曾说,“只要中国人能扬眉吐气,我于愿已足”。

航空梦,家国梦。在南昌青云谱这里,陈香梅的人生经历由此转折,与航空结下不解之缘;她也始终没有忘记这块土地,先后多次到访南昌,到访洪都。她看到,在这里,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空梦想。

七十年弹指一挥间,祖国已旧貌换新颜。如今的人民空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空天一体、攻防兼备,足以令任何强敌都为之胆寒。

仍然记得,开国大典上飞机全都是外国制造,数量不够,就掉头回来飞两遍。如今,上百架国产战机浩浩荡荡接受检阅,世人皆为之震撼;而洪都研制的教-8飞机,拉出七道彩烟,压轴登场。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新的征程已经启航。2018年建成的南昌瑶湖机场,不仅是航空工业洪都新区的试飞基地,还将见证中国大飞机和通航产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最重要的是,当DC-3不远万里,飞越半个地球的航程,来到瑶湖机场;当首届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上,洪都三机齐飞,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终于可以在这片承载了无数飞行梦想的土地上,携手种下一颗颗航空梦想的种子,不断发芽,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