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

在街頭巷尾

隨處可見敲着響器走街串巷的手藝人

抑揚頓挫的吆喝着

......

如今

這些老手藝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小

老手藝漸漸隨歲月遠去

也許只有文字、圖片

和我們的記憶證明它們曾存在過

向還在從事這些活動的普通勞動者致敬

你們纔是令人尊重的藝術家

今天帶大家

重拾記憶裏的那些手工藝

找尋身邊的老手藝人

竹製品天然耐用

曾經是青田老百姓廣泛使用的重要生活用具

然而,隨着新材料的不斷湧現

傳統的竹籃、竹篾等生活用具已經難得見到

能編織這些竹製品的手工藝人更是越來越少

在咱們青田有位老人

退休後竟然全身心學起了這門傳統技藝

立志要將它傳承下去

今年64歲的陳佳平家住東門小區,他的“竹篾工作室”就在他家門前的空地上。劈竹、抽條,細細的竹條在陳佳平的指間被成功馴服,一個竹籃底座很快初現雛形了。

2015年起,剛剛退休的陳佳平正式辦起了自己的“竹篾工作室”。如今,家裏小小的陽臺上,漸漸被他用竹條編成的器具掛滿了。在老陳眼裏,每一件作品都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樣珍貴。

在現如今工業化的大時代中

有人依然守着手工制銅這門手藝

堅守的近五十年生涯中

始終不忘初心

做着同一件事

今年65歲的陳國標是一位制銅手藝人,從7、8歲就開始接觸到了這門手藝,從事打銅行當已經快50年了。早年間,他是擔着打銅的家當到處走,到過溫州,走過瑞安,爐子生火都是全靠手拉風箱助燃的。夏天的時候,一場活下來,衣服都溼透了。

靠着這門手藝,陳國標養大了一雙兒女,隨着年事漸長,子女們都勸他在家安享晚年,但是陳國標說,不是閒不下來,是割捨不下這份手藝,和早年間的爲了生計賺錢相比,他現在是抱着輕鬆愉快的心態每天堅持做這門手藝。

扎掃帚這門老手藝

如今會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而這位80歲老翁

卻紮了50年的掃帚

留嶽林很小的時候就跟着家裏人學扎掃帚,這一干就是五十多年。製作一把掃帚需要好幾道工序:選料、去雜枝、壓軟、捆紮、勒緊、再修整,對於已經80歲的留嶽林來說,這可是個力氣活。

一把掃把一共有5捆掃把絲,綁帶要纏在掃帚把上,繞上2圈,再勒緊,反覆繞上十幾圈。爲了防止掃帚鬆散,還要在掃帚的“節骨眼上”敲進去一節事先製作好的小木樁,這樣一來,掃帚才牢固了,怎麼掃都不會散。

每年到了10月份,留嶽林都會一整天坐在家裏扎掃帚,有的時候老伴還會一起幫忙。在以前,他一天能做30多把掃帚,隨着年紀的增大,現在一天只能做個10來把,一把能有10多元的收入,雖然錢不多,但他告訴我們,自己還是會堅持扎掃帚,因爲村裏有很多人喜歡用他扎的掃帚。

隨着塑料製品和不鏽鋼產品的出現

再加上箍桶費時又不掙錢

很多箍桶匠都轉行了

而他卻用自己的執着

守望這一傳統技藝

在陳鳳富30平方米的房間裏,牆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木板,桌上擺着刨、鋸、斧頭等箍桶用的工具,地面上是長年累月積下的刨花。

陳鳳富箍桶的範圍不僅僅是桶,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用具都在箍桶業務範圍內,如廚房竈頭用的木質鍋蓋,切菜用的砧板,燒糯米飯用的蒸籠等等。而一個17斤的大木桶製作需要經過拉料推刨、拼板上箍、打磨出細等十幾道工序,陳鳳富到現在仍堅持用純手工製作,一天只做一個木桶。

雖然箍桶匠少了,但是木桶的市場需求還存在。每當農收時節,有很多外鄉的顧客會經人介紹來陳鳳富這裏買木桶,而這些顧客也成爲了陳鳳富把這門手藝堅持到現在的最大動力。

這些逐漸消失的老手藝

在這個時代中夾縫生存

是一代老匠人們

內心最後的倔強與堅守

您身邊還有哪些老手藝人

可以給我們留言哦

—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