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美貿易摩擦,Natalie Blyth指出,中國未來會進一步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在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1月6日,滙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及滙豐環球貿易及融資業務全球主管Natalie Blyth、滙豐亞太區環球貿易及融資業務主管Ajay Sharma、滙豐亞太區工商業務主管戴子華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之際,在上海與海外媒體就銀行剛剛發佈的《滙豐商貿領航研:爲中國製造》的研究報告以及對中國消費者的洞察發現,進行了交流。

關於中國市場,黃碧娟稱,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高速發展,消費結構更趨於多樣化,娛樂、飲食、高新產品的消費全面增長。相比以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傾向於線上交易,電商逐漸成爲中國零售行業的主流。

談到近期國內熱議的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問題時,戴子華認爲,國內以價格來評價消費市場過於狹義。中國整體消費量在增加,消費市場在保持擴張,至於消費是在升級還是降級並不重要。

Natalie Blyth補充道,中國消費市場的驅動力來自於年輕一代,相比老一代人,他們購買產品和服務的意願更強,他們的購物偏好也更爲成熟,年青一代將成爲中國消費崛起的重要力量。他們的購物意願完全取決於個人喜好,但無論買什麼都不會改變他們對於中國消費崛起的貢獻。

對於中美貿易摩擦,Natalie Blyth指出,中國未來會進一步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在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從一些跨國高科技企業的業務發展來看,中國現在對於海外高新技術的進口需求非常巨大。根據滙豐銀行的觀察,德國、日本等國對中國的技術出口正在增加。

戴子華表示,目前大家對中美貿易摩擦都十分關注,但滙豐銀行的許多客戶對於未來都非常樂觀。實際情況是,中國的進口正在不斷增加,進出口總量在增加,國際化發展的方向沒有改變。

他還表示,儘管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是全球貿易發展依舊朝着積極的一面發展,中國消費的強勁增長吸收了其他國家的出口。

Ajay Sharma稱,根據滙豐銀行的觀察,亞太地區各個國家的進出口總量都在增加,全球貿易實際情況並沒有向不利的方向發展。

Natalie Blyth預計,未來3至5年時間內,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將進一步加強,這種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滙豐銀行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全球網絡可以助力客戶更好發展。

- END -

文章版權歸福布斯中國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可在後臺回覆“轉載”自動獲取具體方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