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1日,果壳举办的线下年度盛会“有意思博物馆”物种日历演讲专场上,日历娘邀请了七位物种日历人气作者,为大家分享了超有意思的生物故事。

  为了让没能赶到现场的小伙伴也能“听”上演讲,日历娘特意用图文形式为大家整理了作者大大们的演讲实录,今天吸猫专业户@巧巧老师将告诉大家,猫盟是如何“吸猫”的。

  猫盟,就是一起吸猫的联盟吗?

  演讲嘉宾:巧巧

  大家好,我是巧巧,来自一起“吸猫”的联盟。我们猫盟总共有五位正式员工,其中有三位是物种日历的作者。我们也养猫,但更主要是在中国吸原生的12种野生猫科动物

  森林变多了,动物呢?

  首先认识一下跟猫一起生活在北京的野生动物,这是貉[hé],一丘之貉的“貉”。这是我们作为自然爱好者,利用十年时间断断续续做的调查,影像数据由志愿者团队在2016年收集。

  这是果子狸,拍到它的时候我们特别兴奋,因为已经很久没有拍到过了。

  这是西伯利亚狍[páo],拍到它也令我们像中了大奖一样兴奋。看到它,我们就有了看到豹子的希望——豹子的“菜单”上就有它。

  在这些影像记录里,我们发现了什么呢?实际上,北京周边的荒野特别有魅力,因为它有很高的物种多样性。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伙们去哪里了?

  如果大家查阅古籍就会知道,华北平原以前有狼也有熊,现在它们都没有了,为什么?是因为森林变少了吗?

  为此,猫盟的科学顾问大牛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告诉我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目前北京的森林覆盖率正是史上最高值。他给我的数据显示,1949年北京森林覆盖率为3.2%;1973年京津冀三地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5%;到2017年,这个数字接近45%。

  虽然森林变多了,小型动物也还在,然而它们的数量并不够多,很难支撑起这样原生、完整的生态系统,大家伙们也就渐渐变少了。

  可能很多非圈内人或非自然爱好者很难有切身的体会。我用会身边的一些例子,进一步向大家说明。

  刺猬和长耳鸮告诉我们的

  这是我们救助的刺猬“灯灯”。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跟刺猬打交道的经历,微博上也常有人问:“我捡了一只刺猬,该怎么办?”当时我们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这只刺猬生病了,而且很小。捡回来第一天,陈老湿就说,我们一定要往“把它放归野外”这条路上走。在救治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减少它与人类的接触。我跟它在办公室相处了三个月,除了它特别臭的味道,其实很难感受到它的存在。

  当我们放归它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它健康了,但这么大的北京似乎没有什么地方适合它落脚。我们不希望它到垃圾筒里找吃的,也不希望它在小区里跟猫咪抢猫粮,而是希望它像原生的刺猬一样,活在荒野里。

  挑选放归地点时,第一站我们选择了通州运河森林公园。去到那里我们发现,林下的地光秃秃的,没有草也没有果子,刺猬活不了。

  第二站是北京东六环外的潮白河边。以前那里有很多荒地,然而这次我们发现,那里建起了许多房子,刺猬很有可能被误杀,也可能找不到伴侣,于是作罢。

  我们在北京做了十年的自然爱好者,想到北五环到六环之间还有一片观鸟自留地。我们觉得只能放归到那里,生境就是如下图这个样子,该有的都有,灯灯肯定能活得不错。

  再举一个例子。就在我们放归灯灯的地方,当时有一片油松林,一个越冬的长耳鸮种群正在那里休息。

  长耳鸮曾是北京特别常见的猫头鹰,有多常见呢?大家能看出下图中有多少只长耳鸮吗?

  答案是四只。

  曾经,国子监、天坛的大树上都有很多长耳鸮,鼎盛时一棵树上能有9~11只。很遗憾,这张照片拍摄于2009年11月。去年有一个朋友找陈老湿,陈老湿特别想显摆自己小时候看鸟的地方,结果一打听,去年长耳鸮没有来。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刺猬、小型鸟类甚至还有猛禽,它们在北京的家其实正在退化

  我们想“带豹回家”

  很多人都知道,猫盟于2017年发起了大计划“修复荒野、带豹回家”。首先,这个家要有一个“家的样子”,最起码,是有吃的地方

  下图左边这只猫是猫盟当家小臭,右边这只是老虎。

  养过猫或对猫科动物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不管大猫、小猫、家猫、野猫,相比鱼,它们更爱吃肉。对于猫科动物来说,必须要有吃的东西,也就是有足够的肉,它们才能活下去,比如野鸡、野兔等都是豹猫这种野生猫科动物的食物。

  这两张照片是2018年10月由观鸟爱好者拍到的,第一张由@通州大好摄于密云水库,第二张由@方春摄于野鸭湖。其实北京有着非常不错的豹猫种群,小动物们能支撑起它们的存在。

  我们作为“吸猫”联盟,在中国关注着这么多猫科动物,其中在华北山地主要关注豹和豹猫。

  我们常说,豹猫就是豹的小兄弟,它们在生境的选择上非常类似,而且适应性都非常强,只要有点吃的就能活下来。但两者在体型上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对应“菜单”的大小也有不同。如果一只豹猫需要松鼠、野兔,那豹子就需要狍子、野猪这样较大型的猎物,才能满足生活需求。

  为什么要“带豹回家?”

  我们为什么要做“带豹回家”?实际上,我们希望借此使整个生态链变得完整,让这个“家”重新成为适合人也适合豹的家园。

  华北豹是豹的一个亚种,目前在太行山以南有比较稳定的种群,而在太行山中部以北,现状并不是特别乐观。我们想做的不是在北京“空投”一些豹子,而是希望它们的种群或者零星的个体能够“点燃”太行山北部,让这条生态廊道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就是“带豹回家”的意义。

  很多人听到这个大计划,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件事危不危险?这算不算‘引狼入室’?我的孩子还能独自上街吗?”这其实是多虑了。豹子看不上五环以内的地方,也不会和大家抢占高速公路,它有自己的地盘

  来看一个例子。这是印度的国际大都市孟买,人口密度和北京差不多。其实是这张照片给了我最早的触动,使我想要启动这个大计划。事实上就在二三十年前,北京的豹就曾在香山,如图中那样俯瞰我们的夜间灯火。这说明人与大型猛兽是有共存基础的。对于华北豹来说,它的模式产地,就在北京,是实打实的“北京户口”。

  图片:National Geographic

  另一个例子。这是好莱坞,图中的美洲狮叫“P22”,是当地的网红,如果你去旅游,一定能看到关于它的周边产品。一个国际大都市有人、有钱真的不算什么,如果能支撑起大型猛兽种群存在,才真正说明做得很棒,才能保证上千万人的生态福祉

  再说一个猫盟身边的例子。我们在山西和顺做了大约十年的华北豹保护工作。当地年纪40岁以上的村民可能或多或少都目击过华北豹,而当地从来没有一例豹吃人的例子。当地人都说,豹其实是君子,人不去伤害它,它也不会来伤害人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或许豹反而会想,“人类,到底危不危险”。

  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我

  最后一个问题,“带豹回家”,能成功吗?

  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阻碍是什么。我们看下图这片人工林,它不在北京,但目前北京接近45%的森林覆盖率里,有很多林子都属于这样的人工成林。成林会有什么问题?其实华北平原的生境主要是针阔混交林,动物有足够的食物,而大大小小的动物都有吃的,豹子才有东西吃。然而人工成林很难留下什么动物,甚至连鸟都很少。这是主要的阻碍。

  图片:Lombroso / wikimedia

  再来看一张十年前的老照片。图中有一个猎套,曾经还套住过大猫老师的脚,如果被套住的是豹子,肯定就没法挣脱了。虽然照片拍自十年前,但今天如果户外爱好者走到山里,还是能发现电网或盗猎的迹象。除了山西局部地区,华北平原吃野味和打猎的传统其实“源远流长”,直接限制了大型食草动物和猛兽的发展。

  如果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我们觉得,豹就能回家。因为这里就是它们原来的家,凭它们的本性,就能在扩散路上不断往这里靠近。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11月河北小五台山,是地理上距离北京最近的一次豹的记录。同期我们在北京做了调查,并没有发现这只豹的身影,很遗憾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一只零星的豹个体,当地还没有比较好的豹种群。

  最后这张照片摄于2011年,大猫在找豹途中,在百花山眺望豹回家的路。这就是北京,有着上万平方公里的山地面积,而镜头记录的,也是豹回家的路。

  我们特别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包括在座各位的关注、观察,以及拒绝野味等等行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豹子沿着回家的路,重新回到没有雾霾的北京。谢谢大家!

  本文是“有意思博物馆”物种日历专场演讲实录,图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巧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