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於女事主阿桔,張某告訴民警:“我剛開始找她借錢,她沒問我什麼,很快就轉賬過來了,我覺得她實在太好騙了,就不斷在編造各種理由向她借錢。經過閨蜜的勸說,阿桔才發現和男友交往了一個月,對他的瞭解真的是少之又少,雙方沒有見過面,甚至連聲音都沒聽過,更不知道他住在哪兒,又是哪裏人。

原標題:認識“男友”1個月,女子借出25萬!結果……真相太憤怒!

近日,廣州天河警方

偵破一宗電信詐騙案,

嫌疑人張某(男,24歲)

在落網後告訴民警:

“沒想到能騙這麼多的,

但她實在是太好騙了”。

  事主:借款給網戀男友25萬餘元 卻未見廬山真面目

今年1月初,女事主阿桔(化名,25歲)通過手機某交友軟件,接受一名自稱高某的男子加好友的請求。高某說話幽默風趣,他還告訴阿桔自己是“地產商”,家境富裕,生意挺忙碌。隨後,兩人互加了微信。

在微信中,兩人聊生活、聊工作。雖然現實中沒有見過面,也沒有通知電話、視頻聯絡過,但高某字裏行間的紳士風度很快俘獲了阿桔的芳心。僅相識3天,兩人就在網絡上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

“他一有時間就會發信息給我,會提醒我起牀後要喫早餐,出門時關好門窗之類的,真的非常貼心,就是工作太忙了。”阿桔說,是高某無微不至的關心使她迅速墜入愛河。

“老婆,我今日和朋友打麻將輸了,微信限額轉不了賬,你先轉2000元給我,我改天還你。”1月9日,阿桔收到高某的信息。她沒有多想,就在微信上轉賬2000元給高某。

“老婆,表弟問我借錢,我現在手頭不方便,你先轉3000元給我,到時連着上次的一起還給你”……至1月29日,高某又以表弟要交學費、要去外地旅遊、銀行貸款沒批下來急需花錢等理由向阿桔“借”款共計25.3萬元。

阿桔將和男友交往的過程告訴了好閨蜜,閨蜜越聽越不對勁:“你是不是被騙了呀?” 阿桔說,在高某的朋友圈裏面有很多旅行或在高檔場所談生意的內容,她從來沒想過他會是騙子。

經過閨蜜的勸說,阿桔才發現和男友交往了一個月,對他的瞭解真的是少之又少,雙方沒有見過面,甚至連聲音都沒聽過,更不知道他住在哪兒,又是哪裏人。帶着懷疑和忐忑,阿桔選擇了報警。

嫌疑人:月入4000 日花萬元 只因姑娘太好騙了

接到阿桔的報案後,天河警方迅速展開偵查,很快就鎖定了詐騙阿桔的嫌疑男子爲荔灣區某酒店的工作人員張某。2月21日,辦案民警在番禺區抓獲嫌疑人張某。

經審訊發現,張某不僅身份是假的,而且阿桔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他還使用同樣的“套路”,在交友軟件上詐騙了另外3名女事主的7000多元。

關於女事主阿桔,張某告訴民警:“我剛開始找她借錢,她沒問我什麼,很快就轉賬過來了,我覺得她實在太好騙了,就不斷在編造各種理由向她借錢。”

“她從來沒有懷疑過我,到月底的時候,我大約借了她11萬。她提出還錢的時候,我就做了一張15萬元的假銀行轉賬截圖給她,並告訴她年底到賬比較慢,沒想到她也相信了。第二天,我又說在外應酬客人,讓她把多轉的4萬元先轉回給我,她馬上也轉給我了”。

幾天後,阿桔還沒有收到張某的還款,以爲是自己的賬號寫錯了,就重新發了一個新賬號給張某。她很快收到張某發來的20萬元的轉賬截圖,在耐心等待“到賬”的日子裏,張某又以各種理由從她那兒“借”走了10萬餘元。

因爲從阿桔那兒騙錢來得容易,月收入僅4000元的張某,開始盡情“享受”人生。他給自己買了高檔手機、名牌衣服,下班後請同事到酒吧消費,不到一月的時間內,他把從阿桔那兒騙來的錢揮霍一空。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等待張某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警方提醒:

衆多婚戀詐騙案件中,嫌疑人都把自己包裝成“完美”戀人,待獲取受害人信任後,各種“難處”接踵而至,最終目的都是爲了騙得錢財。戀愛中的男女因“情到深處”容易失去理性,其實該類騙術只要稍加甄別,就能識破其中玄機。

警方再次提醒廣大網友,

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但凡是通過

網絡交友軟件認識的陌生人,

涉及金錢交易和賬戶轉賬時,

必須提高警惕,謹防受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