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国为何没买米格29?而坚持选择苏27:不得不服司令员的眼光

上世纪80年代末,中美蜜月期之后,美国中断了对中国的军事支持,所有的合作取消,原计划购买的武器装备也化为泡影,"和平珍珠计划中的歼-8II"战斗机也被美方扣留。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此时,陷入困境中的苏联看到了机会,并同中国拉近关系。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内部已经出现问题,经济下滑,国内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苏联除了拉拢中国的关系以外,也急需向中国出口武器装备,以此来救活国内的兵工厂。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就在这时,"和平珍珠计划"刚失败的中国,在全世界都在换装三代机的时候,急需从外得到先进的三代机来应对外界的威胁。这时苏联手中的苏-27"侧卫"重型三代机就进入了我国的视野当中。

而且当时苏联也希望对外出口武器装备,因为90年代以后,苏联的经济更加糟糕。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很多兵工厂甚至发不出工资,只能选择售卖武器求生存。然而,当时中国看中苏-27重型战斗机以后,苏联并不太愿意出口给中国,毕竟这是苏联最先进的战斗机,而且苏-27也还没有出口的先例。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当时苏联只愿意向中国出售米格-29,毕竟米格-29和苏-27不是一个等级的战斗机,航程和载弹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苏联给出了较为优惠的条件。

介于当时国内的经济和空军的现状,国内当时出现了有人认为米格-29也能满足我国需求的呼声。不过这样的呼声,并没有得到决策层的认可。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时任空军司令员的王海坚持购买-27重型战斗机,他认为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只有苏-27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才能满足空军的需求,购买米格-29不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尽管一开始苏联不松口,但在中国代表团多次访问俄罗斯和俄罗斯代表团访问中国后,这样的局面出现了改变,苏联人开始松口同意向中国出口苏-27战斗机。

同时,当时的苏霍伊设计局已经出现了数个月没有发工资的局面,急需资金拯救这家兵工厂。1990年12月,中苏就苏-27出口事宜进行最后的磋商。并于12月28日,双方达成关于中方购买24架苏-27战斗机的协议。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不久后,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第一继承国,继续对中国履行交付苏-27的合同,1992年8月6日,俄方交付了12架苏-27。后续又继续购买了一批,并从俄罗斯引进生产线,国产后的苏-27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歼-11。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在今天看来,当时购买苏-27确实是明智的选择,苏-27的到来,让中国空军的一夜跃升,首次拥有了三代机,结束了研讨二代机对阵三代机的窘境。同时,苏-27的到来,更是为中国空军现代化的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歼-11、歼-15和歼-16都和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当时引进的是米格-29,恐怕又是另外一种局面了。所以,当时购买苏-27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我们也得感谢司令员当时坚定的抉择和眼光。

而且当时苏联也希望对外出口武器装备,因为90年代以后,苏联的经济更加糟糕。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很多兵工厂甚至发不出工资,只能选择售卖武器求生存。然而,当时中国看中苏-27重型战斗机以后,苏联并不太愿意出口给中国,毕竟这是苏联最先进的战斗机,而且苏-27也还没有出口的先例。

如果当年从苏联买入的苏27被替换成了米格29,后果会怎样?

当时苏联只愿意向中国出售米格-29,毕竟米格-29和苏-27不是一个等级的战斗机,航程和载弹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苏联给出了较为优惠的条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