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有消息報道稱,吉利將和戴姆勒-奔馳公司合作,成立一個子公司,用於運營smart品牌旗下的電動車型。不管怎麼說,吉利能夠走在其他國產車品牌之前,有勇氣和國外的品牌合作,嘗試新的發展路線就是很膽量了。

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吉利之所以能夠成爲目前國內第一大民營車企,這與領導人李書福的領導有着很大的關係。不管是傾其所有收購沃爾沃中表現獻出的破釜沉舟的魄力,還是前段時間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股份,都能夠看得出來李書福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到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需要有自己的“野心”和勇氣。

日前,有消息報道稱,吉利將和戴姆勒-奔馳公司合作,成立一個子公司,用於運營smart品牌旗下的電動車型。這次合作雙方都是大手筆,據瞭解新子公司的註冊資金達到54億,此次雙方各拿出27億元,各佔50%的股份。不管是收購沃爾沃還是與奔馳合作,都可以看出李書福的目光並不僅僅侷限於國內市場的爭奪,在很多品牌還想着在本土市場風雲角逐時,李書福已經偷偷把目光轉向了國外,和奔馳搞起了合作。

smart的中文意思是衣冠楚楚的樣子,這個品牌的名字也是非常符合它的市場定位。smart在很多眼裏並不是很實用,但是在社會白領人羣中卻比較受歡迎,它所代表的的低排環保個性的文化藝術也是現在白領人羣比較追捧的。現在吉利和奔馳合作,將合理推出的電動車型,這也非常符合這款車目前的風格。

更爲重要的是,新能源電動車版本的smart將更衝一定程度上摘掉以往人們對於這個品牌不實用的“帽子”。純電動車型的賦能,讓這款車成爲了一款切切實實的城市上下班代步駕駛車,而且用車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未來的市場需求還是存在的。不得不說,李書福眼光的毒辣,直接看到了市場未來的發展需求。

當然,這次合作也是有非常大的風險,因爲smart這個品牌在以前的12年時間裏面一直都是虧損的,本來奔馳都打算砍掉這個生產鏈了,畢竟不賺錢的生意誰也不會做。吉利和smart合作之後,能不能成功還有很多爲止的路要走,首先要做的就是降價落地,讓這款車變得更加親民。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吉利和smart合作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

不管怎麼說,吉利能夠走在其他國產車品牌之前,有勇氣和國外的品牌合作,嘗試新的發展路線就是很膽量了。如果真的能夠成功,也必將爲我們國內的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選擇。我們也是期待了,李書福這次和奔馳合作能夠爲我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一定的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