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克义 赵琨

编排:库特莉亚芙卡

“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

雅努斯(Janus)是古罗马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有两张脸,一副看向过去,一副看向未来,通常被认为掌管着时间的门户。11月4日在京举行的2018腾讯WE大会,如同雅努斯之门,在不断了解过去的过程中,更好地眺望未来。因为更遥远的未来,可能就藏在更遥远的过去中。

一年一度的WE大会是中国连接世界的跨界创新平台,今年已是第6届。大会通过把世界上最令人惊喜的科学突破聚集在一起,希望让中国用户看见一两年后不远的未来,并通过技术改善人类生活,解决社会难题。大连市牧夫天文学会理事长解仁江先生受邀出席了此次盛会,以天文人的视角观察前沿科学的新进展,引发了深沉的思考。

宇宙的奥秘是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首先登上大会讲坛的就是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可穿越虫洞”之父基普•索恩(Kip Thorne),他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致力于对黑洞、引力波等天体物理现象的研究。奇妙的是,这位学术权威并非自闭于象牙塔中,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积极参与科学普及。他是许多经典科幻艺术背后的科学顾问。他首次将虫洞设计为时间机器,开创了科幻界的先河。在电影《星际穿越》中,他和制作团队合作,向人们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宇宙黑洞“卡冈图雅”,这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于科学理论的黑洞艺术作品。

在演讲中,索恩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虫洞和引力波的基本理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探索方向。他还简要回顾了源自伽利略、已有400年历史的电磁波天文学的历程,并展望了由他本人开创的引力波天文学的广阔前景。

在会前接受媒体专访时,索恩教授披露了发现引力波的功臣——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最新情况。去年8月,为了做改进而关闭了LIGO,目前进展顺利,预计明年2月份左右重启。预计探测的距离相当于过去的两倍,探测的体积扩大近8倍。我们有理由期待它能更经常地看到黑洞与中子星发生碰撞,甚至于在螺旋环绕的过程当中,黑洞能够撕裂中子星。

索恩教授还对中国在量子通讯等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理论物理学家给予了很高评价。

老当益壮的教授风趣幽默,在被问到是如何走上理论物理的研究道路时,他说:“在我四岁的时候,我的祖父对我说,如果你要是能够找到一个工作,干起来就像玩儿一样,那你就算是人生赢家了,所以我总是去找我喜爱的事业。在13岁时,我读到了一本关于科学、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书,它叫《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由物理学家伽莫夫写的。我因此爱上了物理。”

接着,欧洲航天局(ESA)科学与探索高级顾问马克•麦考林(Mark McCaughrean)发表演讲。他参与了“太空之眼”哈勃望远镜项目,亲历了天文史中的诸多重要时刻。在“世界最强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项目中,预算严重超支,发射时间几度推迟。麦考林矢志推进,他说:“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但我们与所有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科学家和工程师并肩作战,成功地迎接了挑战。”

在演讲中,麦考林介绍了广大天文爱好者热切关注的韦伯空间望远镜项目,包括该设备的性能和任务、目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等,细致到主镜如何折叠、遮阳板怎样展开、望远镜在空间放置位置的选择,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听了他的演讲,天文迷们对预计2021年发射的这台史上最强“千里眼”更加充满期待。他还简要介绍了ESA的比皮科伦坡水星探测等项目,并阐述了ESA在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普方面的理念,对年轻一代和未来寄予厚望。

JWST的外观看上去,更像是射电望远镜而非光学望远镜,然而其真正擅长观测范围是红外波段。因此被小伙伴们戏称为一点都不像望远镜的史上最牛望远镜。

麦考林告诉我们:有了JWST,人类得以观测更暗更古老的天体,以期获得更多的观测数据来研究宇宙的起源、星系的形成,甚至探测外星智慧生命。

由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采用了诸多的新技术,其研制过程也充满了曲折。诸如演讲中提到的,在真空环境的振动试验时,固定遮阳薄膜的“扣子”有部分脱落。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们不断的披荆斩棘,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虽然发射日期有所推迟,但是天文学家以及天文爱好者们依然都在期待着它的发射!

“幸亏这样的缺陷是在试验中发现,而非发射阶段才暴露出来!”

在WE大会讲坛上出现的第三位宇宙奥秘探索者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l)。她认为,暗物质确实存在于银河系中,甚至推断暗物质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元凶。她曾写下“相信直觉,大胆享受科学”,她以宇宙为舞台,以想象力为笔,画出宏大图景。尽管关于额外维度等的假说尚未被证实,却并不妨碍丽莎•兰道尔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她说:“我们当然还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是宇宙即将被我们撬开一角。”

谈到引力波的成功探测,兰道尔教授放出这张网图,仿佛爱因斯坦“含笑九泉”。

在演讲中,兰道尔教授引导观众通过对三维世界的物体“切片”降低维度来观察,进而尝试去理解无法具象化的具有额外维度的世界。她通俗地解释为什么我们看不到额外维度,并不是因为它小才看不见,而是因为它是卷曲起来的。她说:“有一些思想有趣而不正确,有一些是正确而没有趣。我们看到有趣的挑战,会希望去迎接它。有些学说一时还只是理论,但是我们能借此推进对于宇宙的观察。”

作为本次大会嘉宾中唯一的女科学家,兰道尔教授的女性身份不可避免地受到关注。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她说:“首先我不相信谁会是任何方面做得最好的人。女性身份则是另外一回事儿。我自己不信教,但是我相信人能够推进科学。不论是男是女,人都能做出发现。要想洞察宇宙真相,挑战还是很大的。”

人们仰望星空时总是需要脚踏着大地,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努力也必须并重。陆续登上WE大会讲坛的,有世界上首次人工创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的中国科学家覃重军,有中国脑计划领军者、完成全球首例猕猴体细胞克隆的蒲慕明,有挖掘出全球5亿人罹患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病因——病毒感染的乔尔•杜德利(Joel Dudley),还有为科学宫殿守门30年、担任《自然》杂志总编辑达22年之久的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在感慨“造物弄人”,这些当今科学界的巨擘正是在努力认清自然的规律,用研究成果造福人类,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网络科技在前沿科学成果的传播、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腾讯公司走过了20年不平凡的道路。如今的腾讯,更加关注基础科学与前沿科学的重大突破,致力于用最前沿科技解决社会重大挑战。连续6年举办的WE大会,目的就是探讨科技如何改变人类未来生活。、

去年,腾讯正式发布首款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医学领域的产品——腾讯觅影,力图打造会协助医生“救命的AI”。腾讯赞助的荷兰农业“种菜”大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是用AI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

科技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才。为此,腾讯掌门人马化腾先生捐赠巨资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并设立了多个科学奖项。此外,腾讯公司首席探索官David Wallerstein在今年的大会上还宣布,由自然科研与腾讯联合推出全球影响力大奖,支持青年科学家,2019年奖项将重点关注脑科学。

步出会场,北京深秋雨后的天空依然布满阴霾,今夜注定是看不到星辰了。正如这天空一样,人类面临的挑战还很多。明年,同样创始于中国互联网纪元初年的牧夫天文也将迎来20周年华诞。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却有许多难忘的画面值得回味,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正如“雅努斯之门”的意象。念及此,天文人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END///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