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wang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是社會長期存在的頑疾,受害的往往是老人、病人等羣體,令廣大人民羣衆深惡痛絕。爲解決這一人民羣衆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9部門部署在全國開展爲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整治範圍包括未經許可生產經營食品保健食品、標籤虛假標識聲稱、違法營銷宣傳、欺詐銷售和虛假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爲。

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等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部門聯動,嚴查重處,標本兼治,先後開展了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會議營銷治理和南粵護老等專項行動,深入推進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有效遏制了“保健品坑老”等社會亂象,淨化了全省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環境,規範了市場秩序。

現選取2018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查辦的10個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1.廣州“承風譽”等公司保健品特大電信詐騙案

2018年4月,省公安廳統一組織廣州、清遠市公安機關共1500名警力開展“颶風9號”專案統一收網行動,對位於廣州市天河、白雲、增城區,以及江西省贛州市等省外的9個犯罪窩點進行統一收網,成功打掉以“承風譽”等公司爲掩護、以銷售壯陽、瘦身、脫髮、除臭等各類保健品爲名的特大詐騙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756人,刑事拘留463人,繳獲服務器63臺以及用於詐騙的涉案物品一大批。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過程中。 

2.廣州番禺“坑老”保健品詐騙系列案

2018年3月,廣州市公安機關對“廣州熙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銷售“三無”保健品,誇大性能,實施詐騙活動開展打擊行動。經查明,當事人通過電話聯繫向不法分子購買大量公民信息,尤其是老年人、“三高”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羣體的信息,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冒充專家、醫生,針對其身體狀況進行虛假診斷,虛構和誇大產品功效,誘騙購買產品。行動中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經鑑定檢驗,涉案保健品含非法添加物質“西地那非”。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過程中。 

3.汕頭市澄海區張介揚未經許可銷售白砂糖案

2018年1月,汕頭市澄海區食品藥品監管局根據澄海區政府交辦、區公安部門移送的張介揚違法銷售白砂糖一案立案調查。現場查獲四個品種無中文標籤標識白砂糖共3801袋,共190.05噸,貨值經評估爲114.03萬元。當事人無法提供該批白砂糖來源的合法資料,無法追蹤該批白砂糖的來源。當事人存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從事食品白砂糖的經營活動、經營外包裝無中文標籤標識的進口預包裝食品、經營假冒食品的違法行爲,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第九十七條。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五條以及《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僞劣商品違法行爲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三款規定,沒收違法經營的食品,並罰款金額1824.48萬元。

4.深圳市漢源薈養生有限公司經營無合法來源進口燕窩案

2018年5月,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根據羣衆投訴舉報及摸排線索,聯合深圳市海防打私辦查獲深圳市漢源薈養生有限公司經營無合法來源進口燕窩案。行動中,執法人員發現當事人租用的民房內擺滿各式燕窩,並設有小型凍庫專門用於貯存燕窩。倉庫中產品有些有簡單的手寫字符標記,有些無任何標識,無法進行有效識別。涉案產品包括燕碎、燕盞、燕條等,包裝規格不一。經查明,當事人經營的燕窩外包裝沒有中文標識,無法提供相應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報關單》等合法有效手續,無合法來源的燕窩合計2267盒1330.7公斤,貨值超過1000萬元。依據《深圳經濟特區反走私綜合治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沒收違法經營食品,並處罰款1144.075萬元。

5.廣東貢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標籤不符合規定食品案

汕尾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開展日常檢查過程中,發現汕尾等地的部分藥店以及醫療機構銷售標識爲化州市貢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已更名廣東貢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免疫球蛋白(黃精酸棗仁飲品)”、“人體免疫白蛋白(黃精酸棗仁飲品)”、“強力腦活素(黃精山藥飲品)”等一系列標籤虛假標識聲稱食品,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條和第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18年1月10日發佈通告,在全省範圍內對化州市貢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13個食品實施暫停銷售。汕尾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後查處轄區內汕尾市城區新東昇藥業有限公司、陸豐市國盛藥業有限公司、陸豐市東海衛生院門診、汕尾市國榮廣信藥業連鎖店有限公司、汕尾市國榮廣信藥業連鎖店有限公司(可塘店)等單位銷售涉案非法宣傳療效食品案5宗,查扣化州市貢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問題產品550多盒,罰沒款共計3.8萬元。化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於2018年2月11日吊銷該公司其食品生產許可證,其企業法定代表人勞承卓五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6.化州市官橋鎮康芝堂保健品經營部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食品案

2018年5月,茂名化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投訴舉報線索,查獲化州市官橋鎮康芝堂保健品經營部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食品案。經查明,當事人銷售的標識名稱爲“化痰止咳固體飲料”(標示製造商:桂平市粵洋自然涼茶有限公司)產品標籤明示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當事人稱從廣西貴港市路邊購進上述食品,無法提供購進票據、供貨商資質證明和檢驗報告。當事人的行爲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沒收其違法經營食品,並處罰款1萬元。 

7.韶關市湞江區麗晨健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經營超過保質期的保健食品案

2018年1月,韶關市湞江區食藥監局查獲韶關市湞江區麗晨健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經營超過保質期的保健食品案。經查明,當事人以舉辦“健康講座”及產品試用爲由,不定期聚集周邊社區老年人。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免費派發給老人的保健食品“美生牌通達康膠囊”已過期,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事先將膠囊的批號(生產日期)用剪刀去除,通過講座考勤記錄每次送給老人6粒。當事人的行爲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的規定,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沒收相關過期產品,並罰款6萬元。 

8.廣州真和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告違法案

2018年4月,廣州市工商局查獲廣州真和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告違法案。當事人在其淘寶網站宣傳銷售的牛初乳壓片糖果“改善腸胃道、促進生長發育、改善衰老症狀、抑制多種病菌等一系列生理活性功能、增強體質”等內容,違反了《廣告法》第十七條,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責令當事人停止發佈違法廣告,並罰款10.5萬元。 

9.梅州市蕉嶺縣古偉華食品檔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2月,梅州市蕉嶺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與縣公安局開展聯合檢查,在古偉華食品檔操作間及其家中發現標示爲“硼砂”的白色晶體粉末產品49.65斤。經梅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該攤檔銷售的“粄皮”食品檢出硼砂成分。當事人在其生產銷售的“粄皮”食品中添加硼砂的行爲,違反《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該局將犯罪嫌疑人移交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處理。公訴機關還提起了梅州首例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蕉嶺縣人民法院於8月29日作出以下判決:1. 被告人古偉華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2000元;2.沒收涉案相關物品;3. 被告人古偉華賠償6000元,並從判決確定之日起30日內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上就其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行爲發表賠禮道歉聲明。 

10.佛山市千和堂公司銷售標籤虛假標識聲稱及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1月4日,佛山市公安部門對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移交的佛山市千和堂連鎖有限公司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立案偵查。當事人經營的“鑫際草本金牌通風靈固體飲料” 經佛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檢出氨基比林、雙氯芬酸鈉、對乙酰氨基酚、吡羅昔康、保泰松等多種藥品成分。目前該案件處於起訴階段。同時當事人經營的“仙念閣腸清茶”、“仙念閣潤通茶”、“仙念閣大肚子蘆薈減肥茶”、標籤存在虛假、誇大宣傳療效問題,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該公司銷售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立案調查,查封扣押相關產品398盒,沒收違法所得1.16萬元,並處罰款8.05萬元。 

再次提醒大家

一定要擦亮眼

認清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

虛假宣傳的真面目

來源:廣東市場監管

微信關注

長按關注中國食品安全網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主辦

中國食品安全網官方微信公衆號

同時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企鵝媒體/界面新聞/微播易等媒體

往期推薦

第十六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暨第十屆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將於11月12日在四川眉山舉行

市場監管總局發佈前三季度市場環境形勢分析報告

市場監管總局下發關於開展粉絲粉條面製品專項整治的通知

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三十款補鈣產品比較試驗結果

重磅消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