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個人一起錄節目,更像是一對相聲組合,只不過肖央一般都是在說單口相聲,在一旁哈哈樂的王太利更像是不小心站上舞臺的觀衆。後來兩個人比較火的幾首歌都是王太利作詞、肖央導演,。

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有沒有瞬間在心中對座入號某個組合?

範圍確實有點廣,那橘提示一下:

成員們一起上過春晚

微博粉絲數目相差400萬

客串過不少劇

其中一位是擁有10億票房的一番大男主

這樣說你們就知道是誰了吧?

這樣都沒猜出來?對娛樂圈的瞭解才這個程度,你們還怎麼追星啊!

這顯而易見說的就是,筷子兄弟啊!

2007年出道,組合成員王太利和肖央,也是平均年齡45歲的大叔了,

這個組合好像確實有一點古早哈……

橘突然提到他倆,是因爲最近有位博主大膽發言,

“嗑CP都不允許我上頭,那我不如去搞筷子兄弟”

帶着大名上廣場,這位朋友real膽大,

這不官博就尋摸過來了嗎▼

但也是因爲這個小玩笑,橘才知道居然有人不知道肖央是筷子兄弟的一員?

你們果然是沒有經歷過被《小蘋果》支配的恐懼……

《小蘋果》是他倆2014年發表的一首歌,土是土,火也是真的火。

韓國女子團體T–ara表演過,日本也有不少人翻唱,

還獲得了Mnet亞洲音樂獎“中國最受歡迎歌曲獎”。

火不火的另一個指標就是看國民度。

那段時間誰還不能隨口哼哼一句“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連橘的爺爺奶奶都會唱。

以至於我現在腦子裏還回蕩着肖央的那句“阿里股呢囧妖嘿”

自從《小蘋果》之後,他倆在大衆心中的形象就正經不起來了,

但可能也是真想走這個路線,後來發表的《小水果》和《天氣預爆》都是土嗨神曲,不過並沒有什麼熱度。

剛出道時,他倆也是很傳統的音樂人,溫情風格的《父親》、《老男孩》傳唱度都很高,

也不知道王太利怎麼一下子就轉變風格寫出了《小蘋果》這樣的魔性歌詞。

忘了說,他倆還是原創音樂人,《小蘋果》詞曲是王太利一手包辦,

MV的監製是肖央本人。

《父親》這首歌也是,王太利作詞作曲,

肖央負責導演MV。

兩個人分工明確,一直非常和諧。

但《小蘋果》好像就此成了二人命運軌跡的一個分界點。

《小蘋果》爆紅後沒多久,肖央就參演了《唐人街探案》,他也因爲這個角色而大獲好評。

之後加盟唐探2,從客串變成了三番。

去年他主演的《誤殺》上映,豆瓣評分7.7,

收割了12.07億的票房。

演的了小角色,也撐得住大場面

僅用3部電影,肖央就證明了自己作爲演員的魅力。

番位提了、片酬漲了、人氣高了,

肖央又轉戰電視熒屏,參演了《號手就位》,和李易峯合作。

而與好兄弟肖央一路扶搖直上的態勢不同,

不管是人還是演藝事業,王太利都特別佛系。

2015年之後,參加了幾檔綜藝節目,客串了幾部電影,

如果不是特意關注也壓根不會注意到他。

唯一用來和粉絲溝通的社交平臺,他也幾乎不打理,

要麼是幫別人做宣傳,要麼是分享新歌,大部分時候是關注時事熱點。

近段時間來,最“出圈”的兩件事,一個是和肖央一起錄製《吐槽大會》

一個是他女兒王婉辰參加了《青春有你》。

多說一句,看臉就知道,絕對是親生的!

因爲一直沒什麼動態,很多人都懷疑王太利已經隱退了,

查資料時橘還看到了這樣的詞條,

#筷子兄弟王太利去哪了#

#筷子兄弟爲什麼解散#

也對,就王太利這微博更新頻率保持在一年10條的水平,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他退圈另謀生路去了。

但橘在此免費幫忙澄清一下,沒隱退也沒解散!還是一雙筷子!

可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倆現在差距確實有點大,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微博粉絲數▼

按照雪花圈的說法,肖央是手握十億票房大男主,王太利在娛樂圈基本已經查無此人的狀態,

一個是yjjc,一個是nbcs。

於是很多人就開始陰謀論:他倆私下裏肯定不和。

闢謠的方法非常簡單粗暴,牽手破不和傳聞?

還真牽了▼

橘現在知道他倆CP粉咋來的了!

橘再次免費給闢個謠(請兩位老師給我打錢!

他倆關係真的挺好的。

前面不是說了嗎,王太利微博更新頻率保持在一年10條左右,

就這樣,其中還多半還和肖央有關。

所以各位可別瞎操心了,人家倆人真沒掰!

對了,他倆認識的過程也挺有意思,給你們講講哈~

肖央會催眠你們都知道了吧?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肖央高中讀的是美院,大學時讀的是北京電影學院,專業是影視廣告導演。

畫畫、導演、編劇,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大四那年,肖央接到了人生中第一支廣告,拍的是王剛,靠這個賺了幾萬塊錢,

而發他這活的客戶就是王太利。

當時36歲的王太利經營着一家文化公司,他是老闆,媳婦是副總。

敢啓用肖央這個新人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便宜。

兩個人慢慢熟了以後才發現,原來都喜歡MJ,都有一個音樂夢,

志趣相投也就成了朋友。

又過了兩年,肖央在廣告界已經小有名氣,王太利還在不鹹不淡的經營着自己的公司,

2007年的某天,王太利突然給肖央發了一首《祝福你親愛的》小樣,很草率卻又很順理成章的,“筷子兄弟”組合誕生了。

後來兩個人比較火的幾首歌都是王太利作詞、肖央導演,

一個主內一個主外,誰也不摻和誰。

在導演方面,肖央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王太利原話“讓你怎麼演你就怎麼演,讓你脫就得脫”。

(順便分享一張肖老師的女裝照↓)

他倆的組合有點伯樂撞上千裏馬的意思,少了王太利的詞曲不行,少了肖央的策劃也不行。

兩個人性格也有很大差別,但就是處得來。

肖央愛插科打諢,演喜劇也有渾然天成的特色。

而王太利卻不像《小蘋果》裏表現的那樣瘋狂,本人比較內向,偶爾才冷幽默一把。

肖央也說,“老王是長不大的孩子,思維跳躍,語速太快,心裏生活着一個小女生的老男孩。”

所以即便年長11歲,反而是肖央更照顧王太利。

兩個人一起錄節目,更像是一對相聲組合,只不過肖央一般都是在說單口相聲,在一旁哈哈樂的王太利更像是不小心站上舞臺的觀衆。

如今兄弟倆的人氣差距頗大,其實是很正常的。

肖央喜歡嘗試新的東西,從美術到廣告,

又去唱歌又做了導演,他勇於嘗試也樂於嘗試,

現在他又找到了新的興趣–演員。

而王太利出道時已經38歲了,雖然熱血有衝勁,但他更專注於音樂本身,

他不在乎什麼名氣和利益,踏踏實實的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行。

況且影視作品本身關注度就更高,音樂想出圈可就太難了。

當年是“草根明星”出身的他們,如今一個是明星,一個依然保持着草根的本色,

名氣的差距並沒讓他們產生隔閡,

追求不同,收穫也不同,但做好兄弟的心始終是一樣的。

提到成員人氣差距大的組合,橘又想起了一個兄弟組合:

摩登兄弟

說摩登兄弟不瞭解,那劉宇寧總該聽過吧?

在過去兩年裏,這個名字的出現頻率非常高,

都說2018是選秀元年,但一羣風華正茂的小男孩也壓不住劉宇寧的風頭。

各大晚會都有他的身影,

粉絲應援也賊有排面。(穿的東北大花襖,因爲劉宇寧是遼寧丹東人)

上了《歌手》節目,

獎也沒少拿。

還參演了前段時間播出的《熱血少年》,合作的是黃子韜。

他是挺火的,但橘就問一下,不是說好的組合嗎?那其他兄弟呢?

其實不清楚也沒啥,如果不特意去查的話,橘也不知道……

科普時間到!摩登兄弟一共3個人,

劉宇寧是主唱,另外兩名成員是吉他手阿卓(右)和鍵盤手大飛(左)。

阿卓本名陳卓,大飛本名張宇。

也不怪我們不認識,主要是他們真的很低調,

連粉絲都搞不清具體年齡和婚戀情況,我們路人不知道名字不是很正常嗎!(是正常的吧?)

在這之前,橘曾經一度以爲“摩登兄弟”是劉宇寧的介紹詞,類似於“雲夢江氏、姑蘇藍氏”這種。

瞭解了他們組合之後,橘明白了,

原來劉宇寧負責的是“摩登”,另外兩位負責的是“兄弟”。

(不是,沒有,瞎說的)

摩登兄弟是2014年成立的樂隊組合,其實一開始是5位成員,

但因爲理念不同,另一位主唱大藝和薩克斯手洋仔先後離開,剩下3個人還是選擇繼續走這條路。

他們一開始在YY平臺直播,出過單曲,小有熱度。

後來開始嘗試着做室外直播,圍觀者廖廖,

真正讓他火起來的是他翻唱《講真的》的視頻,收穫了870.8萬的贊,還帶火了一條街。

因爲他是在丹東的一個街頭直播,人氣暴漲後,許多粉絲特意從外地趕來看他,

店鋪的老闆都感慨“這小夥子真火啊!”

所以說他“帶火一條街”真沒誇張。

抖音粉絲數目日漸增長,劉宇寧成功躋身頭部網紅行列。(圖是2018年的↓)

之後劉宇寧上綜藝、錄歌、拍戲,成功轉型成藝人。

阿卓和大飛自己也有一些演出,但是論人氣,比起劉宇寧來說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膚淺的橘還是要用微博粉絲數來體現一下▼

雖然很對不起但還是要說一句:劉宇寧的站子粉絲數都比這多。

不過三個人裏面,劉宇寧的走紅似乎是必然的。

劉宇寧父親去世的早,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

他打小就愛音樂,可惜窮人家的孩子,比起夢想更需要的是一門喫飯的手藝。

於是在家裏的安排下去學了廚師,

但大大小小的選秀也都沒少參加,一次次落選後就暫時放棄了這條路。

他在酒吧裏駐唱過,也在驢肉館裏唱過歌。

2014年組織了摩登樂隊在YY做直播。

劉宇寧那時候也挺中二的,雖然沒出道但是一直以藝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有女土豪要給他刷禮物,還要給他買車買房,劉宇寧全拒絕了,他說要是有一天自己紅了,這些都是黑點。

直播的時候也總是念叨,萬一唱完這首就紅了呢。

他說過的一句話,橘印象還挺深刻,

“雖然不知道機會在哪裏,但是希望它到來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好了”

有毅力有目標而且十年如一日的自律,

比起這些,他的外表反而不算是出色的條件了。

而阿卓和大飛的興趣更多在音樂上面,平時自己還會進行創作。

《不求》這首歌的監製是他倆,相比起劉宇寧,這兩位更多的付出是在幕後。

其實面對這樣的人氣差距,他們自己也清楚,

大飛就曾說過,劉宇寧未來的路可能比他和阿卓走的更遠,如果有一天有更好的機會,就去闖,他們倆不會怪他的。

成名後的劉宇寧也總被問到會不會拋棄兄弟,演唱會上他摟着倆人的肩膀說:

“很多人說我火了以後肯定把他倆踹了,不可能,我們是一起走過來的,人不能忘本”。

剛火的時候有公司提出了簽約意向,劉宇寧要求必須帶着阿卓和大飛一起籤,不過對方認爲他倆沒達到藝人標準,這事也就算了。

劉宇寧後來簽了歡聚,不知道他談了什麼條件,

反正三個人還是經常合體,

劉宇寧錄製《我們的歌》,也多由阿卓大飛負責改編;

拍攝《熱血少年》時,還帶着阿卓和大飛客串了一個鏡頭。

主唱出道了,阿卓和大飛的生活狀態卻還是和原來一樣。

有工作的時候就去伴奏,沒演出的時候就享受生活,

三個人還是鐵三角關係。

都是曾經一起共患難的人,沒道理不能一起同富貴,

而且既然說了是一支樂隊,那就是缺了哪個成員都不行。

當然能不能走到最後也要看他們自己,

紅了的也要腳踏實地,不紅的的也別怨天尤人,

要是有一天心態變了,可能離解散就真的不遠了。

最後一句

你們覺得成員人氣差距大的組合,能一直走到最後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