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实现全县脱贫摘帽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建设美丽生态宜居乡村的民生工程。富源县黄泥河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投入,注重宣传、保障规范,全力打造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美丽乡愁的宜居宜业乡村。

责任细化抓落实,解决无人问津的问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冲锋号已经响起,不冲锋陷阵就难以实现脱贫摘帽蓝图。一是定好责任人。镇挂片领导干部、村“三委”、驻村工作队员始终把提升人居环境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工作、头等大事,与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起研究、一道落实,挨家挨户调查指导、深入一线带头实干,不怕脏、不怕累,与村民共同建设、共同维护人居环境,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挂片领导分片抓、村组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划好责任区。按照“村不漏户、路不漏人”原则,实行村组网格化管理,召开村民大会,明确责任、细化方案,推行定责任人、定时间、定路段、定责任区“四定”机制,保证条条道路有人管、屋内屋外有人抓。三是用好“三大员”。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道路管护员、聘请保洁员三支队伍,在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优先安排、聘用责任心强、注重环境卫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收入算账脱贫与提升人居环境并举。目前全镇140个自然村至少配有1名保洁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人。

上引内培强投入,解决无钱办事的瓶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财力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动员群众出资出力,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难题。在“上引”上下功夫,协调项目资金202万元,实施1件乡村清洁工程,新建143个垃圾池(房),购置18辆垃圾车、可卸式垃圾箱90个,集中配置2100余只垃圾桶;同时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提升主街人行道路,有效解决“灯下黑”问题。在“内培”上做文章,动员村民定期开展大扫除、清杂草等公益义务劳动,培养村民人居环境户户管、人人爱的理念;在建立村规民约基础上,召开村民大会,集中研究村组垃圾清运费收费标准、用途,尽量避免好心干坏事、滋生不和谐声音,同时收取资金存入镇三资办,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宣传教育促引导,解决陋习难改的症结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是“老大难”问题,注重宣传教育引导,让群众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愿做、会做。让群众听,利用大小喇叭喊、群众会讲、进村入户说等契机,全方位、多角度、多频次讲清讲透营造干净卫生整洁人居环境的意义,让群众听得进去、干得出效果。让群众看,制作700余条户外墙体标语、6000余把人居环境提升小扇子、2000余张门前三包门牌卡,发放1.6万余份《致农户的一封信》,营造人人关注人居环境、村村改善人居环境、时时维护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把群众教,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小带大,在全镇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净化家庭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庄、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结合“五净四有一规范”要求,组织村组党员干部、妇女代表外出参观学习、现场观摩对比,教育引导群众打扫卫生,规范物品摆放,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确保家里家外干净、整洁、有序。

建章立制重规范,解决管理无序的难题

因村制宜、建章立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在全镇建立3个爱心超市,将人居环境开展情况纳入爱心超市积分评定内容,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奖励先进、激励后进,最终实现共同推进目的。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大喇叭”点名通报制度》,充分发挥邻里舆论压力,让环境卫生搞得好的农户“长长脸”,让环境卫生搞得差的农户“红红脸”,同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制度》《保洁制度》等一系列村民自治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再奋蹄。黄泥河镇在人居虽然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下步工作中,黄泥河镇党委、政府将紧盯脱贫摘帽目标,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全力以赴为全县脱贫摘帽保驾护航。

供稿 王有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