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动物表演”的那些动物们,上台之前到底会经历些什么?

短视频APP上,一名自称供职于某海洋世界的用户上传了一条视频。

视频里,驯养师正在给白鲸涂口红。

普通观众也许觉得没什么,但动物保护人士指出,给海豚涂口红,后果很严重:

污劣的水质、人的触碰,以及化学药品都有可能导致海洋动物皮肤感染,非自然环境和持续训练也会让鲸豚因为紧张导致胃酸过多甚至穿孔……

曾经也有“范冰冰亲吻白鲸留下唇印”的报道。

然而海洋馆都明文规定,游客跟鲸豚接触前需要洗手消毒。

这些表演白鲸大多来自俄罗斯,自幼就被带到海洋馆,强迫受训。

在海洋馆里,它们的活动范围不及原始自然栖息地的百万分之一大。专家计算过,把鲸豚囚禁在海洋馆,相当于让一个人类生活在浴缸中。

而游客带来的噪音,也会对靠听觉进行社交的鲸豚造成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伤害。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鲸豚,非常焦躁不安,甚至会对人类作出攻击性行为,例如对拍打池壁的游客,做出张嘴咬的动作。

知道这些,你还会觉得上面的画面很有爱吗?

动物表演

相信大家都看过动物表演——跳火圈的老虎狮子,骑单车的黑熊,直立行走的大象,跳跃顶球的海豚……

动物每完成一个动作,观众就会在台下欢呼鼓掌,笑着赞叹:“它们怎么这么聪明!”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实际上,这些太不正常了。

《圈套》是国内首部动物保护暗访纪录片,拍摄于2016年,拍摄对象是成都某景区的一个马戏团。

这是一部需要慎看的片子。

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黑熊,看着憨憨笨笨的,直立走起路来一晃一晃,可驯兽师让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跳绳。

跳凳子。

熊,天生四肢着地行走。

它们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像人一样“憨厚”?

训练是这样的——

脖子被铁链拴着,强迫站立。

铁链不够长,黑熊趴不下来,又走不开,只能吊在原地不停打转,强迫自己站着。

看起来好玩的杂技,也是被锁链扯着脖子,驯兽师在一旁拿着棍子,“督促”完成。

不听话怎么办?挨打。

看这只熊看见举起巴掌的反应就知道,这样的巴掌已经挨了不少。

还有狗。

可爱娇小的泰迪,好像什么都会。

泰迪较其他犬类聪明,长相也可爱,这种“优势”让它们成为最受马戏团欢迎的表演犬。

但对泰迪而言,表演也就意味着从幼时开始,不断训练。

逗人发笑的代价,一点都不好笑。

马戏团里最少不了的,还有老虎狮子这类猛兽演出。

森林之王在驯兽师的指令下,一个个乖得不行。

站起来举手投降。

为什么这些老虎这么听话?

还是打。

一旦不听话,动作不标准,鞭子就下来了,都是平时打出来的。

每一只被训练的老虎,都丝毫没有了我们在《人与自然》里看到的那种凶猛,全都呆滞、被动地做着滑稽的动作。

你问它们怎么不反抗?

牙齿早被拔光磨平了。

再聪明的动物,都不可能天生会表演。它们从幼时开始,就在经受了大量虐待性训练,过着痛苦恐惧的生活。

《圈套》里有一幕,驯兽师们给一头老虎的肛门上药(或测体温)。

老虎的尾巴被扯住,身体却死死扒到笼边。

三位驯兽师,一人拿针,一人抓尾,一人按头。

老虎只是被栓了链子,没有被捆绑起来。以它本来的能力,完全可以轻易反杀这三个人。

然而长期的奴役,已经让它丧失了抵抗的能力,唯有任人宰割。

除了绝望和求饶,它做不到任何事。

这种对动物的奴役,国外也非常多。

纪录片《黑象》,讲述了泰国旅游业中3500头驯养大象被折磨的惨状。

另一部纪录片《黑鲸》,则详细展示了人类捕捉幼年虎鲸,强制将它们与父母骨肉分离的过程。

虎鲸是一种聪明的群居动物,它们在大海中以母系社群的形式生活,家族内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语言文化。

而海洋馆这样的环境完全违背这种天性,它们游不开也逃不掉,甚至对陌生同类发起攻击。

终生被困在狭小水缸里,圈养虎鲸的寿命,大概只有野生同类(60-80岁)的一半。毕竟,一辈子被关禁闭,谁能开心长寿呢?

它们在浅水池里还会遭遇严重的晒伤。

在海洋里生存的健康虎鲸,背上的鳍高高竖起。

圈养在海洋馆里的虎鲸,因为营养不良等各种原因,背鳍大多弯曲下垂。

水里含量超标的氯,还会损伤它们的眼睛,长期圈养导致的抑郁症,甚至会威胁到人类。

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的明星虎鲸Tilikum,就因为常年所受的虐待和囚禁爆发——它先后杀死三个人,两名驯兽员,一名游客。

还有一部片,《地球公民》。

里面谈到了更多关于动物驯养残忍的一面。

你有没有想过,牛仔竞技秀里的野牛,为何会如此欢脱地弓背蹦跶,要把背上的牛仔甩下来?

不是因为它们野性未驯,跟人类有仇。

而是因为,它们太痛了。

一根皮带紧紧扎着它们的生殖器,迫使它们作出我们看到的“激动”行为。

可恶的是,这些表演的动物大多终其一生都逃不开人造的牢笼。

《圈套》里马戏团的熊挤在一起喝水吃食,还要排队,食物还不管够。

训练后的休息时间,也都是在刚好容身的笼子里度过。

《地球公民》里拍下了动物们小心翼翼从容身的空间里,伸出尾巴或四肢,在自由边缘试探的画面。

自由只有一条缝,这种生活该有多惊悚。

而它们的“工作”强度——

《圈套》里的马戏团,有活的话,是一天两场。

某海洋世界,每天都有,一天多场,节假日还会加场。

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里的虎鲸,终年无休,每天8场表演,每次1小时。

一个稍微好些的消息是,现在大家开始渐渐意识到动物表演的残忍。

美国最著名的“林林兄弟与巴纳姆贝利”马戏团宣布,将在今年逐步取消所有大象节目,彻底“解放”大象。

加州也已经立法:“禁止繁殖、圈养虎鲸,禁止用虎鲸进行娱乐表演”。

圣地亚哥海洋世界的虎鲸表演在去年终止。

但是!

一个更诡异的坏消息是……

外国渐渐禁止、消失的动物娱乐,似乎正在被转移到中国。

中弘股份于2017年3月收购美国海洋世界娱乐公司约21%的股权。今年5月,中弘宣布海洋世界将落户海南如意岛。

中国海洋公园的数量,逐年激增。

2016年秋天,该海洋王国从关闭的新加坡某水下世界,引进了五只中华白海豚。这种海豚堪称“海豚界的熊猫”,数量稀少。

在2016年的官方新闻里,海豚数量明确写着5只:

但到了次年1月展出,新闻稿里就变成了4只:

消失的那只中华白海豚,去哪了?

动物保护组织曾去做过实地调查,工作人员对下落不明的白海豚,语焉不详。

而剩下的四只海豚中,其中一只已经罹患皮肤癌,海洋馆水中的氯会加快癌症的恶化速度。

专家建议,这种情况下,让海豚在自然海水中的围栏里退休,是最好的选择。

可直到去年,这只生病的海豚依旧生活在海洋公园里。

讽刺的是,离它不远,就有不止一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说到底,“动物表演”始终是娱乐行业,赚钱永远是唯一的目的。

反过来讲,这种以奴役、虐待,甚至死亡为代价的动物娱乐,除了能让经营者得利,对于人类,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有什么好处?

《圈套》里拍到了很多被家长带来看动物杂耍的孩子。

从这些动物被人类强行灌输的非自然行为中,他们能学到什么呢?

寓教于乐?然而这里并没有真正的教育,唯有虐待,它在众人的默许中,向孩子潜移默化。

真正让人不安的,是当中折射出来的,我们作为人类的残忍和无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