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告別舊區 | 大二學姐篇:舊區,我這樣懷念你

落筆的這瞬間,突然有些百感交集,我就這樣真實地離開了舊區。還記得剛開學到蕉城校區報道,十分幸運的被分到了最有年代感的宿舍樓5號樓,古樸的宿舍給了我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而墨綠色的牀架上像是藏着學姐們被遺忘的舊時光,我的內心是複雜的。但是我現在漸漸明白,因爲現在舊區在我的心裏也佔據着意義非凡的地位。

習慣了每天早晨踏着寧師視角的聲音去上早課,下課之後一頭栽進人滿爲患的小賣部犒勞自己飢腸轆轆的肚子。對藝術樓叮叮噹噹的練琴聲早已熟悉,每當在圖書館學習累的時候,就會出來聽聽琴房的聲音,在陳舊的樓房裏傳出來的琴聲有着使人心緒安靜下來的神奇力量。練功房裏光滑的把杆,記錄了多少人的付出。

與塑膠跑道和人造草地相比,舊區的操場是最樸實的土地,是實實在在的真草地,從一開始的嫌棄到後來覺得腳底這片土地讓人安心踏實。每天早晨和夜晚,有很多住在附近的居民,或是推着嬰兒車,或是約上三五好友,一起來操場鍛鍊,每當煩心的時候,戴上耳機,漫步在黑漆漆的操場,心裏頭的陰霾一掃而去。

或許每個地方的小喫攤都是讓人覺得溫暖的存在,福鼎肉片的阿姨總是能很清楚的記得每一個同學的口味,“阿姨,我不要蔥不要醋”“香菜和辣可以多一點嗎阿姨”“當然可以啦!稍等稍等”,不僅僅是肉片,阿姨家的各種小面和涼皮也是好喫到飛起,來到新區後一直很想念這份味道。鐵板豆腐和土豆是很多人下晚自習的夜宵首選,小小的攤子旁總是圍繞着一圈食客。路口的胖子滷味,老闆是個隨和愛笑的胖子,每次見面總是笑呵呵的和我們打招呼。藥店門口賣水果的爺爺奶奶,一個上稱,一個收錢,配合得無以復加,或許默契說的就是這樣吧。後崗的美食不僅僅這些,後崗魚丸肉菜面,腸粉,醬香餅,推着小車賣的麪包甜食,烤冷麪,花甲粉,還有種類繁多的外賣。

還記得悶熱的夏夜,就指着宿舍兩臺吱呀吱呀的小風扇入睡,被蚊子和燥熱折磨得睡不着的我們索性夜談到半夜,從以前聊到現在,又講到對未來的憧憬,來自天南地北的我們因爲這樣的夜晚而逐漸靠近。

舊區隨處可見的綠植似乎使頭頂的天空都格外的藍,隨手拍下的照片都別有一番滋味,雲朵是最溫柔的存在。有人說過,記憶存在的方式不僅只有照片一種,更有你經過某一處地方時所熟悉的味道,當下的心情。

一年了,她在蕉城區蕉南街道,我永遠懷念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