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早在明朝中期,西班牙就已在墨西哥制造“本洋”银币(俗称“双柱”),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日趋繁荣,从外国流入中国的银币种类也日渐增多。至清朝末年,除“双柱”外,还有墨西哥“鹰洋”、英国“站洋”、印度支那“坐洋”、日本“龙洋”和德国威廉一世纪念银币等品种,其中,英国“站洋”以制作精良、图案美观而著称于世。资深古玩经纪人:198,2022,3201

墨西哥贸易鹰洋 成交价70万RMB

1866年,英国为驱逐鹰洋,在香港造币厂铸造发行了一套香港银币,一元的正面是维多利亚女王像,上下英文“VICTORIAQUEEN(维多利亚女王)”,不和中心寿字纹,旁有英文“香港一元ONE DOLLAR HONGKONG”,下为编年。因香港银元的成色低于鹰洋,需扣头运用,难以广泛推广。

1868年香港造币厂封闭,设备转售于日本。香港银币仅铸200万元。该币俗成“香洋”。

1895年,英国政府运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了新的买卖银元,俗称“站洋”、“站人”。

“站洋”银元先后在英国伦敦、印度孟买和加尔各答等两国三地制作,集英文、中文、马来文等三国文字于一体,这在国际铸币史上是非常稀有的。特别是将我国陈旧的篆字记于外币之上,令人啼笑皆非。它不只反映了一段歪曲的前史,并且反映了英国及其英殖民地国家,一个特别时期的政治、经济、文明、书法的发展变化。所以,“站洋”远远逾越一个国家,一种银币的文物价值。

站洋贸易银币

“站人儿”上的不列颠女神,又称不列颠尼亚,亦译为不列塔尼亚,本是罗马帝国对不列颠岛的拉丁语称呼,后据此设立不列颠尼亚行省,又衍生出守护不列颠岛的女神名称。她穿戴着古罗马的头盔和宽袍,但手持的是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通常站在海面上,她的身边是绘有英国米字旗的希腊圆木盾。珠圈下左右两边摆放英文ONE-DOLLAR(壹圆),下方记载年号。不和中心有中文篆体“寿”字,上下为中文行体“壹圆”,左右为马来文“壹圆”。“站人”银元含银量90%,直径39毫米,分量 26.95克。初步流转于粤桂两省,1900年往后北方初步运用,京津较为盛行。

1908年站洋贸易银元 120万RMB

“站洋”从版式上看可以分为有暗记的、无暗记的,另外还有精铸版和骑字版之说。有暗记的是指在武士所拿的枪戟的叉尖上有阴文“B”字,一般肉眼就可看到。无暗记的是指“站洋”的正背面无任何暗记。据流传发行无暗记版的“站洋”的年号只有5个,即1895年、1897年、1900年、1925年、1930年等。

站洋银币 153万RMB

“站人”银元作为一种历史载体,记录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屈辱历史。研究在中国流通的外国货币,对于我们了解外国列强利用银元贸易,掠夺中国财富的罪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香港皇室贵族 陈健 xghsgz1942 谨以此篇文章献给所有古玩人!愿你们终能达成所愿!——如有不对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