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自3月13日(週五)之後第一次開車出門,快兩週了。

隨着疫情日益嚴重,舊金山灣區上週一宣佈了居家令,隨後禁令擴大到整個加州。除了藥店超市銀行加油站洗衣店,其他商戶一律關閉,餐廳可以接受外賣。除了買藥買菜溜狗鍛鍊,居民無必要原因不得外出。違者屬於輕罪。美國沒有居委會大媽,實施全靠自覺,據說警察抓到會開出300-400美元的罰單。

但這並不是國內實施的封城。硅谷幾個機場並沒有關閉,還是有人員流動。居民也沒有老實居家。過去這個週末,很多感覺憋壞了的加州居民紛紛開車去海灘和爬山,半月灣等幾個熱門場所甚至找不到停車位。加州州長對此很抓狂,“政府幫你們,你們也要幫幫自己啊!”但州長能做的也不多,只是關閉了海灘和公園的停車場。

我不願意出門。在疫情迅速蔓延的時候,呆在家裏纔是最安全的。聖克拉拉郡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300人,而且政府並沒有對病例進行流調,也沒有公佈病例所在位置。我們只能在本地華人微信羣裏獲知“某某地方有人確診了,某病例去過某某超市”這類極不嚴謹也無法驗證的信息。但距離上次採購已經快兩個星期了。硅谷華人都按照郵政編碼組織了各自的信息互通羣。

但是牛奶雞蛋麪包青菜這四種有保質期的日常食物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也該補貨了。前天晚上連續測試了亞馬遜Fresh、WholeFoods、Instacart、Costco當日送、Safeway、Weee等諸多生鮮電商,要麼乾脆沒貨,要麼結賬時才告知你無法配送。我聽了很多朋友的建議,從深夜11點半就選好商品,然後不斷刷到12點多,結果最後還是一一失望。好吧,就出門囤貨一次,正好也可以看看過去十多天外面到底有什麼不同。

過去兩個月在微博上全程關注了國內治疫,初步瞭解新冠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建議。我換了大框眼鏡,戴上大棒球帽,穿上光滑質感的風衣。當然,外科口罩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灣區華人都從國內訂購外科口罩以及N95口罩。(建議N95還是留給急需的醫護人員,普通人買菜戴外科口罩就夠了。)因爲戴口罩的緣故,我放下了面部識別的iPhone 11 Pro,拿出了指紋解鎖的iPhone 7。

街上空空蕩蕩,基本沒有行人,車子稀稀拉拉。9點半趕到Costco的時候,停車場已經有很多車了,但車位並不難找。已經有采購完的人陸續走出超市,幾乎每個推車都有大包裝手紙,看來此前的恐慌心理還在延續。但走進超市,發現購物人流並沒有想象的多,或許是因爲我來的早(Costco早上9點開門),也或許是因爲大家都呆在家裏原因。原先賣熱狗披薩的快餐部撤掉了桌椅,空空蕩蕩。

我所擔心的蛋奶短缺並沒有出現,水果、麪包、肉類也都擺滿了貨架,連卷紙都堆了滿地,但牛奶和捲紙都限購一件。Costco貼出了告示,疫情期間拒絕捲紙退貨。幾乎每名顧客走過就會帶走一包紙,估計半小時後就會全部售罄。Costco本來就不賣口罩,緊俏的免洗洗手液和一次性手套依然是無貨,大米似乎也沒有找到。此外,其他商品基本是充足供應。我想要的牛肉、香腸、酸奶、飲料等全都順利買到。

疫情已經如此嚴重,超市裏戴口罩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甚至很多華人都沒戴。但我也看到非亞裔戴了口罩,甚至還有手套。美國官方依然不推薦普通人戴口罩防護,民衆的思維模式也是病人患者纔會戴口罩。一些其他地區甚至出現了戴口罩的華人遭到排擠、歧視和辱罵的情況。好在生活在多元化的硅谷,並不太擔心戴口罩遭到歧視。Costco的店員看着戴口罩的顧客也依然很熱情。

讓我驚訝的是,Costco的收銀員和工作人員既沒有手套,也沒有口罩。現在堅持在超市崗位上的人是令人尊敬的,但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瞭解病毒的可怕。至少兩米安全距離和勤洗手這兩點是遠遠不夠的。實際上,在超市的購物和收銀過程中,也不可能始終維持兩米距離。我選擇了自助掃描收銀。

如果不是外面嚴峻的疫情,購物體驗似乎和平時也沒太大差別,大家都很冷靜和平和,臉上似乎也看不出焦慮,畢竟已經居家十多天了。只是站在門口檢查小票的人不再接過收據,而是隔着兩米遠看一眼就揮手放行。她們也沒有戴口罩。

從Costco出來之後又順路去了對面的中國超市買菜,周邊的其他商店都關門了。這裏倒是有大半人都戴着口罩,超市收銀員早在一個月前就戴上了,她們還有乳膠手套。果然是知道病毒厲害的華人。同樣,中國超市的各種蔬菜食物都供應充足,完全沒有短缺的情況(本地農場供應居多)。但我注意到螺螄粉已經漲價到6美元一包,或許是因爲國內疫情帶來的生產運輸問題,而這東西必須從中國進口吧。

美國政府此前呼籲民衆不要搶購,承諾基本物資都會充足供應。至少從Costco和大華的購物體驗來看(以及詢問了前日採購的朋友),硅谷確實不需要擔心基本生活物資。此前的搶購潮已經過去,超市補貨都很及時。何況美國本來就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目前採購供應鏈並沒有出現問題,只要貨運物流保持暢通,就不太可能出現斷糧的情況。不過,缺手紙的朋友建議一大早出門。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美國疫情。未來兩週將是美國疫情最爲嚴峻的時刻,確診人數正以每天1萬的數量增長,而且遍佈全美各地,更是遠遠沒有看到拐點。建議在美國的朋友儲備足夠的食物,沒有緊迫事宜不要出門。這次我採購了足夠三個星期的食物,準備躲在家裏絕不挪窩。

回家剛打開車庫門,就看到女兒站在門口歡快的叫“爸爸,爸爸”。恍然有一種原始社會,男人帶着滿滿的狩獵收穫回家面對妻兒的感覺。但病毒容不得半點大意,我趕緊讓鄭太把女兒拉遠,因爲車庫是我們的隔離區。脫下風衣和帽子掛在車庫,摘下口罩仍進門外垃圾桶,仔仔細細洗了手和臉,用消毒液噴灑了車把手和方向盤,用酒精棉仔細擦拭了手機錢包,還有用過的信用卡。女兒一臉疑惑地看着故意保持距離的我,甚至還有一點委屈。

回家就看到聖何塞本地報紙的新聞,某家超市因爲工作人員死亡而停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