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歐美傳統零售業壓力中尋出路

駐美國記者 吳樂珺 駐英國記者 強薇 駐法國記者 劉玲玲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多地持續蔓延,令很多國家的傳統零售業陷入困境。實體店面不僅面臨營業收入銳減的嚴峻挑戰,還受到支付工資福利、營業稅、租金等固定成本壓力。對此,不少國家紛紛出臺救助舉措,爲吸納大量就業人員的傳統零售業紓困。許多零售商也加快轉型,更加重視線上銷售。

日前,美國90個零售行業貿易組織聯合致信白宮,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零售業及其所支持的相關供應商每週都遭受數百億美元的損失,希望政府爲零售行業提供足夠的貸款支持,幫助企業度過危機。面對疫情,歐美多國相繼採取措施嚴格限制人員大規模聚集和流動。受此影響,傳統零售業慘淡經營甚至出現閉店潮。有分析指出,在傳統零售業遭遇疫情嚴峻考驗之際,各國政府除了制定相關紓困措施外,零售企業還需強化轉型及創新,以適應新的消費需求。

商店紛紛關閉

零售業遇危機

在美國,受疫情影響,包括服裝、餐飲、化妝品等衆多品牌門店紛紛宣佈至少關閉兩週甚至更長時間。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零售業銷售繼1月份增長0.6%之後,2月份銷售下降了0.5%,這表明疫情在美國肆虐之前,其影響已經顯現。

在英國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應對措施前,出於對疫情的擔憂,不少顧客已經不再前往實體店鋪購物,部分零售商的利潤大幅下滑。英國時尚品牌Next首席執行官西蒙·沃爾夫森表示,英國品牌門店正在遭遇“前所未見的危機”。該公司預計,今年利潤僅有5500萬英鎊,不到去年的1/10。

爲遏制疫情蔓延,法國政府已宣佈自3月15日起在全國關閉包括餐館、商業中心等“非必需”公共場所,要求民衆最大限度減少出行。法國《回聲報》指出,老佛爺商場、巴黎春天百貨等每年的營業額均超過10億歐元,即便只關閉一個月也意味着鉅額損失。

與傳統商店門可羅雀相比,網絡電商卻銷售火爆。不少傳統零售企業積極尋求在線銷售,以彌補實體銷售大幅下滑造成的損失。時裝品牌蓋璞給顧客發送郵件稱,其網店仍正常營業。英國百貨公司塞爾福裏奇爲了鼓勵顧客網購,對所有商品實行免郵費的優惠政策。根據尼爾森的統計報告,今年3月的第一個星期,法國外賣商家的數量較前一週增加了5.4%,銷售額增加了6.2%;線上購物這一個星期的營業額高達1.64億歐元,較上一週增加了15.6%。

訂單驟增使得在線商家承壓,不僅經常出現網站癱瘓問題,而且沒有足夠人力進行正常配送。美國最大的購物網站亞馬遜宣稱,由於網上購物暴增,導致一些產品,如家用必需品、醫療用品和其他高需求產品缺貨,因此將在4月5日前停止向其美國倉庫運送非必需品,以便爲客戶在疫情期間所需的重要物品騰出空間。

出臺紓困措施

減緩疫情衝擊

零售業是美國規模最大的私營部門僱主,提供了約5200萬個就業崗位。全美零售業聯合會首席執行官馬修·謝伊表示:“如果銷售擱置,那麼工資和福利、租金、貸款支付都是沉重的負擔。”目前,美國政府批准了總共3000億美元的延期納稅,加上計劃推出的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有望爲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零售企業紓困。

法國政府將投入大約450億歐元,同時爲企業從銀行貸款提供3000億歐元額度的國家擔保。對於零售、餐飲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將從3月17日起,視情暫停繳納電費、煤氣費及房租等,並免除最小型企業稅費。“不讓任何企業處於破產風險之下,也不讓任何法國人失去收入來源”,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

3月17日,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公佈了總金額達3300億英鎊的一攬子救助計劃。每家零售企業將獲得2.5萬英鎊的補助,小企業獲得1萬英鎊的補貼。蘇納克還承諾,所有商店、酒吧、劇院、音樂場所、餐廳等在12個月內免交營業稅。英國政府表示,330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5%,這一扶持力度是史無前例的。

爲了防止出現失業潮,英國政府還表示將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支付員工80%的薪資。英國《金融時報》估算,如果每月有100萬人申請此項補助,政府將在3個月內支出35億英鎊。英國密友資產管理公司評論稱,這種方式雖然讓政府開支巨大,但可以確保疫情過後消費能力的復原,並且使經濟免遭致命打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認爲,在這一特殊時期,政府應爲銀行提供資金以便其向客戶貸款。這樣一來,疫情過去之後,家庭將有足夠的信心去消費,公司也可保留員工和工廠,很快恢復生產。

期望V形復甦

努力創新轉型

多年來,面對線上消費的競爭,歐美國家的傳統零售業已經呈現日漸萎縮的局面。本次疫情讓部分零售商雪上加霜。斯特恩是一家位於美國芝加哥的零售業諮詢公司高級合夥人,他認爲,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遏制,消費者和零售商將很難承受曠日持久的衝擊。他預計,隨着消費者在實體店面花費的時間銳減,已經蓬勃發展的電商業務將增長更快。“假設疫情早日被遏制,隨着人們恢復正常生活,零售業有望經歷V形復甦”。

英國一家諮詢公司稱,隨着人們留在家裏的時間變長,網購將成爲一種新趨勢。該公司發佈的調查顯示,71%的營銷人員預計英國的網絡購物將迎來增長。不同種類的商品增長幅度會有所差異。例如,園藝等用品較爲受歡迎,而時尚產品可能銷量一般。如果疫情持續的時間更長,人們會傾向於選擇藥品、保健品,對時尚產品的支出會進一步下降。該公司認爲,疫情帶來的物流難題導致送貨時間長、客戶體驗差,也有可能降低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

“疫情過後很有可能會有一波消費反彈,呈現V形復甦,這對經歷疫情考驗後的零售業來說是個機遇”,法國商人聯合會主席弗朗西斯·帕隆比認爲,法國零售業將發生兩個變化:其一是線上銷售將進一步加強,這將帶動物流和科技創新的發展;其二是實體零售店的創新轉型,在疫情過後用更多樣的形式和創意迎接消費者。

(本報華盛頓、倫敦、巴黎3月25日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