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爲什麼總有人能把生活過得如此優雅?其實是他們在任何的際遇和環境裏,都可以發現美好和有趣的一面,並心懷感恩,把生活過成另一種獲得。

這大概就是把生活過得有彈性吧!

- 01 -

生活在哪裏都一樣,不一樣的是你怎樣去生活。

生活,哪裏都是一樣的。但是,你的生活之所以與別人的不一樣,取決於你選擇如何生活。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從容、淡定的人,是不會覺得每天都是重複的,因爲他們總能把別人口中一成不變的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其實,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每天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只是我們太心浮氣躁,發現不了其中的美好。

在英國小說《一個人的朝聖》中,有這樣一段話:

田埂間的土地高低起伏,被劃分成一個個方塊,周邊圍着高高低低的樹籬。他忍不住駐足遙望,自覺慚愧;深深淺淺的綠,原來可以有這麼多變化,有些深得像黑色的天鵝絨,有些又淺得幾乎成了黃色。陽光一定是不小心捕捉到了遠方一輛經過的汽車或是一扇窗戶,因爲有個亮點遠遠地穿過層疊的丘陵映入眼簾,如一道忽明忽滅的星光。從前怎麼沒有注意到這些呢?

是啊,從前怎麼沒有注意到這些呢?相信很多人在耄耋之年,回看自己人生走過的路的時候,都會這樣感慨。

小說中的老哈羅德經歷過一段627裏、歷時87天的徒步遠行之後,才認識到,自己如何對生活,生活就將如何反饋給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一直都在那裏,只是大多數時間我們選擇陷於庸常忙碌的生活,不曾放慢腳步,停下來,用心去看一看。

巴西作家保羅·柯埃略在《朝聖》中說:

我們要從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掘出視而不見的祕密。如果你以美好的眼光觀察這個世界,淡定從容地享受生活,你就永遠能看見天使的面容。

- 02 -

最優雅的活法:是嘗試着去體驗、去經歷,把日子過的有彈性。

這讓人想到了女作家三毛,她的一生,活得自由灑脫、精緻而夢幻。一次,三毛乘坐飛機,坐的是經濟艙。有人問三毛,你是知名作家,爲什麼不買頭等艙,你又不是買不起。三毛說和大家坐在一起,能看到最生動的生活。

著名的投資大師查理芒格也很喜歡彈性的生活,他的助理曾經問他,爲什麼不坐自己的私人飛機呢?

查理芒格說:因爲我喜歡參與生活當中,而不是被隔離在生活之外。

人生並不是一場物質盛宴,而是一次修煉自我的旅程,你會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事物,與他們碰撞的過程中,你會被重新雕塑。

- 03 -

不庸俗是向上的齒輪,有彈性的生活才精彩。

什麼是好的生活?

如果以物質標準和舒適度來衡量的話,頭等艙當然比經濟艙好,私人飛機當然比民航好,五星級酒店當然比50塊錢的小旅館舒服。

我們常聽有些人這樣標榜自己的品味:車子我只喜歡什麼牌子,電腦我只用什麼牌子,衣服我只會去逛哪幾個牌子。把品牌的logo往自己身上一貼,好像就活得比較高級,令人羨慕。

芸芸衆生中的大多數,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覺得到了某個年齡某個職位,就一定要有怎樣的標配,略有不足,就覺得屈就,配不上自己的身份地位。他們焦灼又擰巴,將良辰美景虛擲,其實這樣的人才是刻板又乏味。

因爲當你把自己套進一個標準裏面,就難免變得堅硬、無趣,作繭自縛。

其實,最好的生活,最聰明的活法,就是可以把生活過得有彈性——

不是非這樣不可,別樣亦可;在任何的際遇和環境裏,都可以發現美好和有趣的一面,並心懷感恩;對於偶然和意外,能夠迅速適應和調整,把失去活成另一種獲得。

能屈能伸,能進能退就是彈性。

聽起來很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因爲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心性、格局、眼界和價值觀的總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